幸福回味一灵山大佛
祈福行
(二O一二年五月)
大佛所在位置是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是在德高望重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主持下,
根据神州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
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
中原龙门大佛“五方五佛”的理念建造起来的格局。
释迦牟尼立像作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像,
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 17米,大佛右手指天,
称为“施无畏印”,在为众生除去痛苦;
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
庄严安详的大佛,是集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体的大型艺术珍品。




瞻仰大佛,不论走近走远,或左或右,
大佛的“眼神”总跟随着,关注着。
“佛眼”真的会“动”, “佛法无边,无所不见”。


灵山大佛开光盛典由当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
现场由万盆鲜花,千米黄绢妆点。
五百米朝圣之路遍插佛旗,
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满植金菊,
千棵乔木黄布裹身,万羽信鸽绕佛飞翔。
梵音袅袅,鼓乐交鸣,再现佛佗住世之景;
信众云集,焚香顶礼,尽显我佛归心之德。
开光当日,瑞霭低垂,随着轻风在大佛周围缓缓舞动,
随着大法师曼妙的经声,祥云飘升,雾霭尽散,佛祖慈颜显现:
双眉半弯,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闭,欲语先闻。
数万信众虔诚礼拜,默许心愿,法喜盈会,尽显吉祥。

赵朴初先生《灵山大佛》诗,赞曰:
“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
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
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
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

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建有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
且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铜质手掌天,它的总高度为十一点七米,
宽五点五米,手指直径一米,总重量达十三吨,
掌心的千辐轮,直径达二米。
天下第一掌是灵山大佛景区香火最旺的景点之一,
“摸佛手有福气” 。
佛掌心的千辐轮,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佛手指之间,有膜相连,象水禽足趾的蹼一样,
称为手足缦网相,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灵山,抱抱佛脚,是一种亲近大佛的方式。
“抱抱佛脚抱平安”,在灵山抱佛脚
能给大家带去平安吉祥、福寿康乐。

灵山放生池乃信众放生之所,体现佛陀好生之德。
放生池上有三桥,东为慈恩桥,西为普渡桥,中为大觉桥,
取意为经慈恩桥可消灾,过普渡桥当得福,走过大觉桥,
众生当收摄身心,步入清凉佛地——祥符禅寺。
祥符禅寺始建于唐,传为玄奘法师赐禅小灵山时初建,
历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已有千余年历史。
祥符禅寺后杏坛广场,古银杏树为小灵山刹僧人手植,
老枝苍虬,春华秋实,至今已有一千三余岁。
杏坛广场左侧有百年香樟,顶分三枝,酷肖三香,名为“三炷香”;
右侧“佛手樟”,顶分五枝,形如佛手。
八角井为千年古井,上建有八角龙亭;
白莲池中还生长着神奇的无尾螺蛳。
从杏坛广场往上,攀218级登云道,看六角古井,观七级浮雕,
于大佛基座游览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



登高望远,凭栏临风,近可观景区全景,远可观太湖湖光山色。
大佛足部下的灵山万佛殿,
供奉着近万尊灵山大佛之真身小佛像,供游人瞻拜迎请。

大型青铜浮雕“百子戏弥勒”喜庆吉祥。


灵山随喜堂是灵山的又一处综合展示佛教文化的神圣殿堂。
开光场景,难得一见。

二O一二年五月五、六日,
我们三代人荣幸地参加了“新华千人祈福灵山大佛”活动。

我们高兴地迎请回一座“天下第一掌”!
幸福回味一灵山大佛
祈福行
![[转载]幸福回味一灵山大佛祈福行(二O一二年五月) [转载]幸福回味一灵山大佛祈福行(二O一二年五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