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024-09-24 11:25:17)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驶离高州我们驾车120公里,约1.5小时来到罗定市被誉为“广东红旗渠”的长岗坡渡槽下,观赏一下这个曾经是世界第一渡槽的雄姿。
         长岗坡渡槽位于云浮罗定市罗平镇境内,是罗定市最大的水利工程——金银河水利枢纽的主体设施,通过“引太、引镜”两宗引水工程引水入金银河水库。渡槽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1981年1月竣工通水。从此发挥了重大的工程效益,灌溉了8万多亩水稻田,解决了八个镇区约54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还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应。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岗坡渡槽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渡槽总长5200米,其中钢筋砼渡槽长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为连拱结构,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渡槽宽6米,高2.2米,两边设有人行道、护栏。渡槽完成主要工程量土方10.76万立方米,浆砌石1.847万立方米,混凝土5.05万立方米,当时很少机械,主要依靠人力,工程总投资5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3万元,其余县自筹和贷款解决。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甚至由于塌方还牺牲了六位民工,才创造出如此宏伟工程。
         渡槽长达十里,主要架设于农田之上,我们只是来到渡槽部分地段之下,感受一下这罗定八景之一“长岗飞渡”之风光。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  长岗坡渡槽,有的地段开辟为公园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   渡槽为连拱结构,共有133个墩,132个跨拱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3.  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大高度37米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4.  工程采用实心重力墩,除几个大跨度的拱跨外,有2700米长的拱跨都用无筋拱或少筋拱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5.  渡槽共有161条伸缩缝,每处理一条都经过多道工序,由于严格把关精雕细琢,通水以来40多年没有发现一处漏水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6.   主题公园内画展,以前这一带“十年九旱”,水稻田被称为“望天田”,靠天吃饭的乡村被称为“望天村”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7.  1981年渡槽建成后,这里成了“天府之国”,旱涝保收,成为广东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8.   长岗坡渡槽建成后曾经有30多年是世界最长的渡槽,现在世界第一是河南沙河渡槽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9.  “长岗飞渡”罗定八景之一(图9-10选自网络)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0.  长岗坡渡槽雄姿
 
           龙龛岩同在罗定县,两者相距约30公里,我们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这里风景颇有广西桂林一带的感觉,多一座座孤峰。罗定八景之一“龙龛蜕骨”就在这里。    
          “龙龛道场”所处的龙龛岩是在一座孤峰下,山中有一南北走向、卷曲百米,如巨龙穿山而过,似留下龙身印模的山洞,人们传说是老龙蜕骨于此,故名“龙龛岩”。隋大业九年(613),全国统一改寺院称“道场”。龙龛道场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位于岩洞石室前,唐高宗李治时曾第一次重修,至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再次大规模重修,且请当时位列公卿并在长安供职的泷州(今罗定)人陈集原撰文以纪念此盛事,从而有了流传千古的石刻《龙龛道场铭并序》,此摩崖石刻不仅是石刻、书法与文字,还包含岭南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以及地方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013年“龙龛岩摩崖石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1.  罗定毗邻广西,山水风光相似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2.   龙龛岩孤峰凸起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3.  龙龛岩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4.  国保碑(国七)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5.  龙龛岩前室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6.  经过1300多年,原龙龛道场早已难觅踪影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7.  留下百米山洞和历代的摩崖题刻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8.  似老龙穿过山洞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19.  “龙龛蜕骨”明清罗定八景之一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0.  现在洞前盖起了保护亭,还设有专职管理员,只是铁门锁着,我们无缘入内亲见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1.  《龙龛道场铭并序》镌刻于岩洞西侧石壁靠洞顶处,高0.8米,宽1.1米,共·1238字,分41行,每行字从20余字到40余字不等,字方寸大小,带北魏风格,间有行体,字迹清晰可辨,内有武则天时代创制新字12个,该石刻以其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价值高而著称于世(图片选自网络)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2.  介绍栏内陈列的《龙龛道场铭并序》(原文)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3.  龙龛道场铭拓本石刻,其中有八个武则天所创新字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4.  武则天所创新字与原字对照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5.  由于新字使用时间不长,存世较少,所以此处“龙龛道场铭并序”可以作为断代的标本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6.  武则天造字主要使用会意法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7.  洞内还有近百幅历代文人瞻探、观赏龙龛道场及千古石刻的题刻(选自网络)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8.  我们不忍离去,四面走走想能否找到另一处洞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29.  小牛警惕地望着我们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四十二)罗定长岗坡渡槽·龙龛岩石刻
30.   找不到洞口看看周围风景也不错

            虽然龙龛岩石刻主要内容没有亲眼见到,但是毕竟到了,也欣赏了周围的环境,通过介绍栏也大致了解了主要内容,也算可以吧,旅游总有不尽人意之处。
            接着我们前往云浮郁南县。。。。。。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