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024-09-01 14:11:59)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沙湾留耕堂是奉祀沙湾何族始祖的“何氏大宗祠”,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景点。祠堂,是中国文化中独具意义的符号,是家族的标志,是供奉和祭祀同族始祖的固定场所,还是处理族务、商讨全族大计的公共场所,它记录了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个民族的沿革与变迁。
            留耕堂始建于元至正十二年,亦即南宋的德祐元年(1275),距今已有750年历史,全祠占地面积达3334.25平方米,平面呈南北长条形,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池塘、大天阶、正门、牌坊、钓鱼台、中座、天井、后座及东、西庑和村祠,按明代嘉靖年间所订“品官家庙”规制中四品官的规格建造,为五开间、五进深建造形制,完好保存了元、明、清各时期不同风格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筑艺术,布局严谨、造工精巧,是南方宗祠的经典之作。1984年被国家文物、考古专家组誉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2019年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  祠前“四方塘”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  祠前右侧四座旗杆夹,刻有何年、何科进士、第几名、姓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  祠前左侧四组旗杆夹,刻有何年、何科、中举第几名、姓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4.   留耕堂,头门前广场为“天阶”,正门五开间宽20多米,两侧各有一小门(平时出入),小门楼上为钟、鼓楼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5.   国保碑(国八)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6.    正门额,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7.  门前一对石鼓,显示了宗祠的较高地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8.  石鼓、底座上的石雕十分精美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9.  入内是作为仪门的三门四柱三楼石牌坊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0.  牌坊左侧的石雕、木雕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1.  牌坊右侧的石雕、木雕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2.  牌坊正中的石雕、木雕,正中“诗书世泽”落款:康熙丙申重修 翰林陈启章(陈白沙)题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3.  牌坊背面正中横匾“三凤流芳”,三凤即北宋政和五年(1115)兄弟同中进士的第五十代何棠、何栗、何榘三人,时称“何家三凤,花萼交辉”,何栗更荣登状元,封翰林学士,又被宋徽宗招为驸马,官至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兼中书侍郎,沙湾何族承自何棠直系,始居祖何人鉴为五十五代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4.  月台,又称钓鱼台,何氏建此月台以祭天祀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中台前的15方浮雕花板,专家考证为明代之遗制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5.  瑞兽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6.  奔马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7.  凤凰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8、  飞龙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19.  玉兔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0. 小鹿,这些图案宣示着儒家思想,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灌输和教化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1.  月台高约1米,面积约150平方米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2.  仪门到月台,中间为大天井,两侧为东、西庑,当年是何氏子孙读书的地方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3.  象贤堂,又称“享堂”,为两座合拢而成的大堂,是何氏摆宴之处,面积447平方米,由5条石柱和28条木柱支撑,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4.  享殿,是全祠最壮观的主体建筑,顶上金字横匾都是一时名人所书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5.  “留耕堂”匾,明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陈白沙所书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6.  “大宗伯”匾,为纪念族中官至太常正卿(相当于明代礼部尚书,别称大宗伯)的何起龙,由明代广东行省中书参知政事(即省级行政长官)郑允成所书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7.   清末名臣两广总督张之洞手书屏风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8.  顶脊联(上联)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29.  对面为顶脊联(下联)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0.  不知什么渊源,居然有蒋某人的题匾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1.     金匾“宋咸淳二年   恩授朝散大夫太常寺正卿   臣何起龙恭承”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2.  堂内挂进士、其他官职的匾有十多块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3.   宋神宗表彰何昶(后晋侍御史,何族41世祖)事迹,所书《宸翰》,柜内陈列原何昶像木构件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2.  铁牛,长76厘米,高28.5厘米,重约70公斤,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围海沙滩为田的标志,证明何族当年努力拓荒开田、发展生产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3.   寝殿“留耕堂”,中间两柱配有木刻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于子孙耕”“留耕堂”名之由来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4. 恭敬历代祖先牌位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5.  后殿两侧还竖有族规板,有违反者,即可用此族规板责打之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6.  沙湾何氏尊41世祖玉山太公何昶为护佑神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7.  祠堂灰塑也很出彩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8.  灰塑龙凤呈祥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39.  何炳林院士纪念馆,原是何氏大宗祠的一座分支祠堂“衍庆堂”,2010年改建为纪念馆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40.   二进享堂,现在为何炳林院士事迹陈列展厅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41.  何炳林(1918-2007),广东番禺沙湾人,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42.  二进与三进间也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天井院落

[转载]兔年深秋粤西游(十九)沙湾留耕堂
43.  第三进原为寝殿,现在有各种视频介绍,何炳林院士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南开大学教授他“继火传薪”,培养了许多后来人

          沙湾古镇果然看点多多,我最反对的就是有些古镇把原居民都迁出,营造一个新建的古镇,大量招商,然而效果往往很差,而这里原住民就在景区里,重修的一些古建也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朋友有机会应该来看看。
          接着我们前往顺德清晖园。。。。。。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