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6713020958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癸卯秋游甘青(六十四)尖扎嚢拉千户院·同仁郭麻日古堡
(2024-07-28 14:05:19)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
癸卯秋游甘青(六十四)尖扎嚢拉千户院·同仁郭麻日古堡
作者:
民夫子
从夏琼寺出发前往尖扎县囊拉千户院,车程64公里我们用了约1.5小时。
囊拉千户院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拉昂乡尖巴昂村,是青海乃至安多藏区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知名度高的藏式民居建筑之一。囊拉千户院府邸始建于清代,1941年由嚢拉第七代千户长项谦东知重建,1949年竣工,府邸总占地面积4600余平方米,整座建筑为四合院形制,院落内四周为融汉藏风格的二层木质建筑,分上、下两院和佛殿,共有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97间房屋,设有佛堂、办公室、会议厅、会客厅、卧室等。2019年囊拉千户院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嚢拉千户是吐蕃王朝赤热巴坚的后代,为了守卫边界和征税,大臣贡叶西达杰到这一带居住生活,成为尖扎两岸的头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将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为囊拉千户,并世袭至第七代子孙项谦东知。项谦东知生于1903年,1929年接任千户之职,集神权、族权、政权于一身,管辖嚢拉八庄和贵德、同仁部分地区,在当地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势力,1946年由国民政府任命为青海省政府参议员,1949年在马步芳的拉拢蛊惑下一度参与叛乱,为争取和平解放嚢拉地区,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同志反复做工作。两年内派谈判代表谈判达17次,最后项谦东知归顺人民,并先后任尖扎县首任县长、黄南州副州长、省政协常委、省民委副主任、省人大代表等职,1959年因病去世,成为中共挚友。囊拉千户是尖扎县和平解放的见证,也是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执行民族政策的成功典范。
1.
囊拉千户院
2.
国保碑(国八)
3.
门前照墙
4.
大门门楼
5.
侧门
6.
前院
7.
二层木楼
8.
后院(我们到时管理员不在没入内,图6-8.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9.
精美的砖雕
10.
精细的木雕
11. 石雕柱础
12.
尖巴昂村
驶离囊拉千户院车程84公里,行车约1.5小时我们来到黄南州同仁保安古城和郭麻日古堡。这两处作为保安古屯田寨堡建筑群之一部分,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城位居黄河南岸,地处隆务河谷地带,是同仁、河南两县通往尖扎、西宁和甘肃临夏、夏河的必经之路,不仅利于排兵布阵,肥沃的土地又能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确实是个屯兵的好地方。自汉代以来此处一直是屯兵之地。明万历筑今犹存的保安城,被誉为中国边疆屯兵史上的一块活化石。
13.
隆务河谷
14.
保安古城
15.
国保碑(国七)
16.
历史上保安城一直是铜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直到1929年成立同仁县,1930年将县治迁至隆务镇,才不再是中心了
17.
保安中军都司衙门,位于古城正中央,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雍正(1723)后增加营制,增设为“都司衙门”,是明清中央政府在隆务河流域控制各部落的一个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旧址占地千余平方米,建筑精致,是黄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原汉式古建筑群之一
18.
后改作学校,门楣上的语录
19.
郭麻日古堡,东门
20.
国保碑(国七)
21.
郭麻日古堡,是“保安古屯田寨堡建筑群”四堡之一,是同仁地区年代最早乃至国内保留最完整的古堡之一,建成于1333年,古堡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占地3.6万平方米,墙体为黄土夯筑,围墙基宽4米,残墙最高处约10米,现古堡内仍住着100多户人家,主要都是藏民
22.
巷道犹如迷宫
23.
夯土墙
24.
郭麻日古堡现在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25.
门头装饰保持藏族传统
26.
民居为两层式的土木结构,院落面积仅约2分地,底层为厨房、储藏房、和牲口圈房,二层为经堂和寝室,各户之间以迂回曲折的路网相连,由完整封闭的寨墙包围着,形成铜仁地区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民族聚居区
27.
喇宏庄园,700年间这里曾诞生过活佛和多位高僧,现主人也是木刻经版的传承人,收藏有许多宗教文物
28.
过街楼上佛像
29.
古寨外也通车
30.
古堡外不到300米就是一座转经亭
31.
国保碑(国四),郭麻日寺作为隆务寺的附属,也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
通天大经筒,高约10米
33.
时轮解脱佛塔,仿照印度鹿野苑释迦牟尼法论初转所在地佛塔的造形,历时五年余,1989年建成,高38米,塔基周长33米,塔身为五层,塔壁塑有菩萨、观音和35尊般若佛,主塔四周有小塔,塔顶设有佛堂,是安多地区最高最大的佛塔,被称为“安多第一塔”
34.
佛塔下面基座呈佛寺的门廊形式,四周塔壁上有大量的佛像,中间由许多转经筒构成,塔心装藏有十世班禅的袈裟等佛教圣物
35. 大经堂
我们因为还要到隆务寺这里没有细看,差不多就在不到千米范围内,我们看了三个国保单位,还是很有收获的。
接着前往隆务寺。。。。。。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埃及拾影》(4)康翁波神庙
后一篇:
[转载]阿塞拜疆(19)舍基的可汗夏宫,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