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 作者:竹香榭士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从天津西沽的北洋大学旧址,
到卫津路校园,再到天津大学津南区的新校区,
都是以东西方为轴线,“东”和“西”分别代表中国和西方,
这充分体现了学贯中西的思想。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从天津西沽的北洋大学旧址,到卫津路校园,再到天津大学津南区的新校区,都是以东西方为轴线,“东”和“西”分别代表中国和西方,这充分体现了学贯中西的思想。在天津大学中轴线上,由东至西依次是东门、国旗、三峡石、读书雕塑、北洋纪念亭、张太雷雕塑、求是亭、敬业桥、建筑学院。北洋纪念亭是我们的血脉、求是是北洋精神的根本,敬业是北洋人的态度。这一切组成了北洋人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
天津大学的“求是亭”倚水(敬业湖)而建,但秀美的感觉被质朴替代,传统红木头柱子被粗壮的水泥方柱子替代,传统的琉璃瓦也被水泥瓦替代。颜色上,求是亭也与周围的地面平缓过渡,与景色巧妙的融为一体,体现出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天大图书馆位于天大敬业湖畔。一进图书馆北馆的大门,安静的环境就让人一下子不再浮躁。走上楼梯,两侧是安静的自习室,众多学子安静读书。而当走到楼梯尽头,茅以升校长题写的校训“实事求是”需仰视才见,益发催人奋进。而一回头却见李曙森校长题写的“巍巍学府”四个大字,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会让同学们对知识,对天大肃然起敬。
自1895年成立以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就肩负起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位于铭德道上的天津大学校史馆记录了这130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先辈们的满腔热血,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大学。
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大学,让你感受另一个别样的天大,在尊重校园空间秩序的同时,力求围合出宁静幽深的书院意境。通过环境设计强调建筑与人和自然的交融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深化建筑的文化内涵
天津大学新校区选址于海河中游南岸,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天津“双城相向拓展”的中心区域——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中部、生态绿廊西侧,新校区距离老校区22公里。
新校区校前区由中心广场、会议中心及文科、理科、材料学科教学组团组成。设计方案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及现代建筑特征,与校园整体规划及建筑氛围相适应,功能齐备,独具特色。
中心广场由圆形建筑围合而成,巧妙地解决了校园中轴线的转折关系,保证了整体空间的通畅性,核心岛内方形图书馆与圆形广场遥相呼应,隐喻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广场地面 “年轮”意象的采用及北洋纪念亭、外围纪念墙的设计,隐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展现我校悠久的历史及深沉厚重的校园文化。
竹 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