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固诗魂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北固诗魂
![[转载]北固诗魂 [转载]北固诗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金山和北固山大概是可以并驾齐驱的吧,只不过北固山更易让人吊古兴怀,感慨今夕。
从金山到北固山途中,夏雨一直是纷纷扬扬,潇潇洒洒的,市井绿树和路旁湖泊青山则是有些烟雨朦胧的感觉,似是春雨中的江南。来到北固山下,只见青山温润,满眼翠色如流,山不高,大概百十米的样子,山顶堆叠耸立着亭台楼阁,壮观如城。
踏上登山的东吴古道,道旁一侧古木参天,一侧断崖危梁,城墙巍然古朴,浸透着岁月沧桑。拾级而上,观甘露寺残留古铁塔,读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坡公诗碑,登祭江亭极目远眺,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访甘露寺,多景楼,北固亭寻找坡公生花妙笔的着笔处。
古人登北固山,多有兴怀之作,最著名的有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坡公有《甘露寺》长诗,更是一部北固山诗史。如此,我来,也不用搜索枯肠,直接借诗记游吧。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楼台断崖上,地窄江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狠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缅怀卧龙公,挟策事雕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名高有馀想,往事无留观。
萧公古铁镬,相对空团团。陂陀受百斛,积水生微澜。
泗水溢周鼎,渭城辞汉盘。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僧繇六化人,霓衣挂冰纨。隐见十二叠,观者疑夸谩。
破板陆生画,青猊戏盘跚。上有二天人,挥手如翔鸾。
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赫赫赞皇公,英姿凛以寒。
古柏手亲种,挺然谁敢干。枝撑云峰裂,根入石窟蟠。
薙草得断碑,斩崖出金棺。瘗藏岂不牢,见伏理可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劇7狡涫⒆呈保峥仙侔病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本诗是一首叙记体诗,篇幅较长,有64句32韵,几乎用了该韵十四寒一半的韵字。坡公这次在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诗作都比较长一些,当是有借景曲折抒怀的考量。跟着坡公的诗游北固山或传说中的甘露寺,大概比自己漫游要精彩丰富得多,下面简单地解析一下全诗吧。
前10句为访北固山前奏,起首荡开一笔也是长诗作诗笔法,正担心独游情易阑时,有客相过,虽素所不识,但欣然联袂同游。下面10句写北固山山形地势及登山望远所见,眼前有江水茫茫之感,江对岸的扬州大明寺也在烟雨之中无可寻处。以下转入怀古之中,下面10句写三国时诸葛孔明坐寺中狠石上,说服孙权联盟抗曹,一战而名垂青史。下10句说萧梁武帝所铸古铁镬,历经岁月磨难却奇迹般地完好保存下来,是否正说明了北固山江山险固呢?下12句插入寺中留存下来的张(僧繇)陆(探微)二人画作,如题画诗般的描写也很传神,“笔墨虽欲尽,典型垂不刊”是赞两人画有尽而笔(法)如神。下12句是赞皇公李德裕于唐宝厉中建甘露寺,并瘗藏舍利于东塔下故实。下10句吊亡兴怀,四雄(诸葛孔明,孙权,梁武,李德裕)都是豪杰之士,建下不世功勋,但世事更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功业兴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4句或最后一联“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才是诗旨所在。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人对阮籍这句话,基本都是在想他骂的是谁,注重点在后半句上,坡公有独特见解,《东坡诗话》补遗二十二有专论此典云:昔先友史经臣彦辅谓余:阮籍登广武而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其名,岂谓沛公竖子乎?余曰: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间人耳。可以看出,坡公的注重点在前半句“时无英雄”。坡公借古兴叹,所表达心意也和阮籍相类,都是磊块待浇,这次可是坡公夺了嗣宗杯。《新论》: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曰:先生鼓琴,亦能使文悲乎?对曰:窃为足下有所悲。千秋万岁后,墓生荆棘,游童牧竖,踯躇而叹其上,曰,孟尝君之尊贵,亦若是乎?于是,孟尝君喟然太息,泪承睫而未下。雍门周引琴鼓之,孟尝君遂唏嘘而就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