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翠云廊的历史

(2023-11-17 11:38:18)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翠云廊的历史   作者:竹香榭士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的历史

   翠云廊有悠久的历史,传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伐蜀经石牛道南行,见其蜀柏苍劲,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就大砍蜀道古柏,致使阿房出,蜀山兀

   蜀地百姓震怒,朝廷即令沿途百姓大量植树;又传说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率兵驻守马西(阆中),时值炎热,路上酷热难当,遂令兵士在驿道植树避热;又说张飞率军驻阆中,由于道路崎岖,山势险阻,为不误羽书传递,遂令军士沿途插柏为记,大军过后,柏树成林,故后世有皇柏张飞柏将军柏等称呼。

   据史料记载,自秦代以来,历经三国、东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官府倡植,民间捐栽,政府严令砍伐,人民群众爱护,翠云廊上的古柏,有的树龄达2000多年,胸围4-6m,仍生机旺盛,碧绿葱茏。

   翠云廊名称的由来,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时任剑州知州的乔钵取的。

   他在著的《翠云廊.序》中说:自剑阁南至阆中,西至梓潼,三百余里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

   在赞叹时,他将这段古驿道称之为翠云廊,并赋诗赞颂: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旁古柏何人植,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叫人妒。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

   美丽诱人的山色,露于笔端。翠云廊之名,至今近500年,线路长300余里。

   翠云廊上的古柏,历代史书皆有记载,《华阳国志》、《晋书》、《蜀书》、《南朝史迹》、《陇蜀余闻》等皆有记。对古柏的描述,更是不绝于书,流露于历代文人学士骚人墨客笔下,李白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杜甫有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前蜀王衍有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回看城阙路,云垒树层层。清人张邦伸写古柏形状称“......或如山鬼摩空拳,或如青牛森玉树,或如龙爪拿云出,或如黄葛耸翠盖,铁干不受枯藤缠,虬枝四出盘云岭。在翠云廊七曲山上,你看那霜皮黛色高参天的古柏,的确是挺拔伟岸,风姿婆娑,情态万千,气势殊异,有的如千手观音,有的如层层古塔,有的枝垂如拱,有的如巨龙盘桓;有的似恩爱夫妻,人称夫妻柏,有的树干弯曲扁平,外侧如刀,人称关刀柏,还有的人称张飞柏卧龙柏阿斗柏晋柏等,经过沧桑巨变的数千年,据有人统计,翠云廊蜀道上,今尚存合抱大的古柏约八千株。

   翠云廊上有唐玄宗幸蜀闻铃的郎当驿。尚存唐明皇幸蜀闻铃处巨型石碑,从石碑北望,可窥剑门山阙;西观卧龙山诸葛寨,收来眼底;俯览,见潼江如镜,曲折东流,江边青烟绿树,平畴万亩。

 

竹 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桔园镇
后一篇:[转载]楼观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