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刘秉钧烈士故居

(2023-10-27 11:03:48)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刘秉钧烈士故居   作者:竹香榭士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

    刘秉钧烈士故居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镇,是汉中市第一位共产党员。

    刘秉钧烈士故居占地面积约412.46平米,始建于民国时期,是汉中市第一位共产党员刘秉钧幼年、青年时期生活、学习之地。

    2019年7月县委、县政府将其列为革命红色遗址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并按照革命史实,专题陈列以刘秉钧成长及参加革命斗争的线索为主进行布展,以文字、照片、实物展示,生动展现刘秉钧烈士的革命斗争历程。故居于2020年7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刘秉钧(1901—1931),字平衡,化名张国珍,笔名刘颦痕、刘平,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镇人。1923年在上海南方大学就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汉中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1924年7月转入上海文治大学读书,同年暑假,利用回家探亲之便,在城固、汉中等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调查了解汉中民情,并在城固考院高等小学作题为《新生活》的演讲,返校后,他同汉中旅沪学生钟进泉等人一起创办了革命刊物《汉钟》《南针》。这些刊物发行和传播,使汉中人民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1925年底,刘秉钧于文治大学毕业,担任乐育中学校长,并以华北驻沪访员和东方杂志社记者身份,从事革命活动。他先后培养介绍何挺颖、陈锦章、王质生、张仲榆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被选为法租界党员代表。翌年2月11日,出席中共上海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2月16日,调任中共法租界部委书记。时值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推翻军阀统治,建立国民政府,党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先后发动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中共法南区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候补委员。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开展除奸斗争。1927年10月25日被捕入狱,1931年4月中旬牺牲于上海法捕房西牢。

    1950年,刘秉钧被城固县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