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2023-01-03 12:05:32)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老北京的故事(四五〇)华康里
 

 

       华康里在西城区板章路和香厂路交叉口,香厂路小学北侧,我1982年调回北京时在留学路粮店工作,华康里就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每个月都有人去那里发粮票

      说起华康里,绝大多数老北京人都没有听说过,甚至住在南城的老北京人也不熟悉。但回到百年前,这里可是当时北京为数不多的新式建筑。

      它所在的香厂地区在上世纪20年代,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段,堪比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只是在历史发展中渐渐湮没。诞生在100多年前的香厂新市区是民国政府为振兴都市而开展的区域试点,按现在的范围大约在香厂路、仁寿路、仁民路、留学路、永安路一带,这儿就如同当今北京的大悦城1914,在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倡导下,北京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北京南城一带曾向上海外滩学习,仿照西方国家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为了提升北京商业化形象和业态,选定在城南香厂地区打造一个集消费与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区规划与建设。即人们后来所说的北京新市区。很快,就建起了连片的西洋式商住两用房。1917年,一座带屋顶花园的新式高层商业楼在新区中心拔地而起。新商场被命名为新世界,是当时北京南城最高的建筑,集商贸、餐饮、服务、娱乐于一体,繁华一时。

      20世纪30年代王开寅所作《都中竹枝词》中有记载,香厂建成新世界,如云仕女杂流民。五层楼阁冲霄起,戏馆茶寮百味陈。足见当时的繁华盛景。老北京有句话来形容南城,洋得冒尖儿,土得掉渣儿,洋的冒尖儿说的就是香厂新区,其中就包括华康里在内的新市区建筑

      然而,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新市区的繁华景象转瞬即逝。到了30年代,香厂新市区这一带就因民国政府南迁等原因渐渐衰败了,几经辗转后的华康里被改为了民居。百年后,这儿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只有从现存的老建筑中,可以依稀想象当年的一时盛景。后来,这处建筑渐成居民大院,中间这条主干道就叫华康里胡同

      2015年,北京提出严守北京作为首都核心功能的定位,对于香厂这样的历史街区,既要保护历史风貌,也要融入现代功能,以及挖掘地域价值。将重要历史建筑地标化,对重点街巷氛围主题化,提升街区的可进入性与可识别性。

      202065,华康里文物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占地面积28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6.4平方米,共24建筑。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缮,目前已经阶段性完工。

      从青砖硬山合瓦屋面可以看出,这在清末民初确为格局形式新颖的建筑。区别于寻常民居采用的是二四墙,这片建筑多采用的是三七墙甚至五零墙,也从侧面说明最初设计时的用途并非民居。

      幸运的是,尽管后来居民对华康里建筑虽有拆改,但还是保留了一部分老墙体、木构件,特别是它的基础得以保留,这样,技术人员通过如柱径等可以推算出开间大小、尺寸等。

      修缮后的华康里,露出了百年前的建筑形制。前脸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五间二层小楼,楼中间宽敞的拱券大门门额上,以楷书写就的华康里三个大字清晰如昨。从券门洞进去后,一条3米宽的主巷纵贯南北,主巷两侧各分布着格局整齐的五个独立院落,房子都是青砖硬山合瓦屋面。

      如今,经过一年多精心修缮的华康里,露出了百年前的建筑历史原貌。据了解,作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华康里在修缮后将承担更多与其相符的历史文化职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