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2023-01-03 11:58:14)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文地址: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作者:老树枯草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九)万寿西宫

      万寿西宫在西城区白纸坊东街甲29号,白纸坊西街万寿公园内,庙宇范围东西55米,南北68米,西城区文物普查项目。根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名曰:宏仁万寿宫,为道教式建筑。分东西两院,东院在盆儿胡同东侧,叫万寿东宫。宫院内设有文昌殿,殿中供奉着文昌神像,即文曲星,它在古代神话里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京城南部会馆较多,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们常到万寿宫进香,求拜文曲星君,期盼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好一派香火旺盛的景象。所以,这里的香火极其旺盛。然而到了清乾隆时期,万寿宫“遗址仅存,无椽矣”。可士人仍将原址呼为万寿东宫。距东宫以西四百余步之遥便是万寿西宫,宫院内有两座神殿,分别是关帝殿和吕祖殿,在万寿公园内的土山上。

      万寿西宫原由三座建于小山丘上的祠庙组成,西为关帝庙,东为吕祖庙,北为斗姥阁。三庙外有围墙,内部有互通。因三庙之东原有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宏仁万寿宫,当地人便将这一组祠庙称为万寿西宫,而将原万寿宫称为万寿东宫。三庙中关帝庙地位最高,大殿三间,七檩前出廊,大式硬山顶,殿前有明神宗御制封关羽为翊天大帝石碑一通;两侧原有配殿,南面随墙山门一间,均毁;门外有双旗杆,现尚存夹杆石。关帝庙之东为吕祖庙,建筑布局形制与关帝庙一致,只是没有旗杆和石碑,现只余大殿。斗姥阁据记载为三层,高达四五丈,于上世50代坍毁。

      到了清末,万寿西宫成了蒙古旗贵族奚公子的家庙。奚公子之子名冠菊坛,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民国时期奚氏家道中落,将家庙万寿西宫租给了以赶大车运黄土为生的赵德山与赵世海父子。

      新中国陈丽后,园林部门先后征地4.7万平方米,在这里植树造林,辟建公园,名万寿西宫。1995年建成为老年人服务的公园。特地开辟了以遗留建筑为主的景区,如绿竹园老年活动中心;沁芳园京韵风俗、观赏花鸟之地;保健疏林老年门球场所等。成为北京市第一座以老年活动为主题的公园,同时也是全国首家节能型公园,也北京市防灾避险设施最完善的公园。

      如今的中共北京市西城委员会老干部局就在这里,高大宽敞的房子里面空空荡荡,为什么不能接纳所有的老年人呢?让那些在寒冬中追着太阳而坐的老人们走进屋里休憩。为什么不能把老干部局改成老人局呢?如果各级领导认为“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那么,老工人、老农民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源泉!谁能否认呢?

      冬天的万寿公园仍是城市老年人休憩、聊天、玩牌、遛鸟、健身的好地方,更是附近老年人晒太阳的好去处。附近有北京市供电局、电信局的家属宿舍群,这些退休的老人们只要有好的天气,每天都可以来此娱乐休闲,最近的甚至下楼就是。

      现在园内还有两个用铁箍把三块石碑捆在一起的石柱,看不见碑文。原来破破烂烂的,1990年我就在那附近上班,经常从哪里穿过,没有看头。

      现在在原有的东门、南门各建造了一座不同风格的仿古牌楼,背面的题字分别为“长乐永康”、“晚晴”。还修建了童趣乐园、露天舞池、疏林大草坪和练功区等景点,聘请书法名家为景点题匾、撰联,处处洋溢着一种京城气氛。

      万寿西宫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呢。

      在晚清同治年间,一次,年轻的同治皇帝微服到南苑猎场出游,回宫途中经半步桥一带,时值仲夏,十分炎热,主仆们倍感口渴,见眼前一片菜地,有父女俩在打水浇园,同治帝与侍从前去寻水,菜园少女舀了瓢水递给同治主仆。

      同治边喝着水边打量着姑娘,但见这姑娘一身旗人装束,约十六七岁的年纪,亭亭玉立、面目俊秀,真是个绝色女子,心中顿生爱慕之意,当即催促侍从向姑娘父亲去提亲。同治皇帝虽是便装打扮,但风流倜傥、气质非凡。父亲见状便爽快地答应了婚事,同治忙解下腰间的玉佩送给了姑娘当做定亲信物。同治皇帝回到宫中,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生母慈禧太后。谁料没多久,同治得暴病早逝,此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一日,慈禧到南苑鹿圈去看鹿,返城途中忽然想起这事,便到半步桥看了看菜园女,并敕封姑娘居所为“万寿西宫”,以表示把同治帝生前的心愿封在了西宫。此后,这位姑娘虽然每年享受着双份钱粮,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名分,落了个不得再嫁而独守终身。

      1995年重修万寿西宫,拆除临建,整修仅存的关帝、吕祖二殿。在原斗姥阁基址上新建二层七间楼,两旁耳房各二间。同时在原两庙中间前部新建三间山门,周围建倒座房、配房、游廊、围墙等,形成一个新的组群。虽背离了传统的寺庙格局,但外观形式谐调,地形处理得体,成了万寿公园,土山上的宫殿得以重新翻建,成为宣武区老年活动站,2003我还在这里参加过宣武区老干部合唱团的活动。现在晨练和游园的人们络绎不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