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秋中州游(三十八)新乡百泉景区(上)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金秋中州游(三十八)新乡百泉景区(上)
作者: 民夫子
下午3点多我们驶离万仙山景区停车场,行车45公里约一个多小时赶到辉县市百泉景区。
百泉景区位于新乡辉县市区西北2公里处,太行山支脉苏门山南麓,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苏门山是万仙山根部向东延伸到此的一座山头,而太行山中各道水系沿着万仙山的石隙缝间向东挤压而来,到达苏门山时,从山南麓的石窦中向上仰天喷出,形成百泉湖,这一山一水就形成了数千年的自然山水风景区。
百泉因百泉湖而成名,它远溯于三皇时期,起源于殷商时代,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诗经》与《荀子》中均有记载。至清乾隆十五年(1750),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防止泄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水面积达3.4万多平方米,湖水常年保持在17-20ºC之间。湖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桥相连,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山水楼台交相辉映。
千百年来,百泉吸引了无数名流志士、文人墨客,来此驻足挥毫,赋诗吟唱,留下众多的墨迹瑰宝,各类建筑、碑刻,现有市级文保单位4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整个景区也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邵夫子祠,为纪念邵雍(1011-1077年)明成化六年(1470)辉县知县而建,清道光年间增建,宣统二年(1910)袁世凯、徐世昌于北侧添建厢房四间,现存正门、拜殿、后殿、南北厢房等,并有多块名人题刻的匾额、碑刻,可惜大门紧闭,我们无缘入内一探

38. “晋隐君孙登啸台”,位于山顶,是魏晋时孙登长啸处,孙登字公和,号苏门先生,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奉司马昭之命,来此拜访他,他一言不发,阮籍无奈离去,到山腰忽听岭上长啸一声,似百鸟齐鸣,后人筑台纪念,并命名此山为“苏门山”
苏门山山光水色,妖娆妩媚吸引了历代名人来此,晋代的高适、孙登,唐代的贾岛、吴道之,宋代的邵雍、苏东坡、周敦颐、程颢、程颐,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明代的邵雍、唐寅、黄辉、魏允贞,清代的乾隆帝、郑板桥都曾到访,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及细探,但还是感受到了古意盎然。
百泉更是见了为之欢呼。。。。。。待续。

7.
介绍说大殿后是水晶宫,为河神的寝宫,两旁建筑还有五龙王庙和宣泽侯庙等,现已无存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