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江入海口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长江口,是指长江在东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从江苏江阴鹅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鸡骨礁为止,长约232公里。长江口平面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5.8公里,宽口江面宽度90公里。
长江口一段长江干流,汇入的较大支流有黄浦江、浏河、练祁河等。是一段由岛屿、沙洲分割的多支汊河段。主要有北支、南支、北港、南港、北槽、南槽等构成。现代地理形势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并且在继续延伸的态势。
长江口是长江出海和远洋航运的口门,航道、港口众多,给上海市及江苏东部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初开始长江口区域经济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长江口西端江面宽约9公里,东端自江口启东嘴至南汇嘴的联线,江面宽达90公里。在江水与东海涨潮流相互激荡之下,泥沙不断淤积,形成崇明、长兴、横沙诸江口沙岛及众多的浅滩、暗沙等。崇明岛将长江分成南北两支水道:长江口北支水道现日渐缩窄,水咸,河道淤浅,航运价值日减;长江口南支水道由长兴岛、横沙岛分隔为南北两支,即南港水道和北港水道。南港水道以九段沙为界又分为南、北槽水道。南港水道入海最浅处水深约7米,是海轮出入上海市的唯一航道。
崇明岛,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口,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隔长江口南支水道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常熟市相望。隔长江口北支水道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启东市相邻。东临东海,是长江的门户。全岛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状狭长如卧蚕,面积1160平方公里,次于台湾、海南两岛为中国第三大岛和第一大沙岛,主要由长江输出的泥沙淤积而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上海以港兴商,以商兴市,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明清两代经济发达,有“衣被天下”、“江南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称誉。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中国外贸、金融、工业和文化中心。解放后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教科文卫中心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