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秋中州游(二十六)安阳马氏庄园(中)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金秋中州游(二十六)安阳马氏庄园(中) 作者: 民夫子
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整座庄园,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堪称“中原第一官宅”。
马氏庄园分南、北、中三区,南区分给三子马吉梅,由他主建,上集已作介绍不赘。北区位于中街路北,坐北朝南,前后两个四合院,后院之东西又各建一跨院,谓之“亚元扁宅”,多为硬山顶式楼房,原为马丕瑶祖上旧宅,马氏四兄弟分家时,分给了次子马吉樟,民国初年他进行了翻修和改建,现在没有恢复成为景区,我们没有去参观。
中区在三区中规模最大,约占整个庄园的三分之二,四路建筑均经马丕瑶修建,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马吉森改建东路后院两楼房),它坐落在南街之北,亦坐北朝南,各类建筑计158间,由家庙一路和住宅三路组成,其中家庙居东,住宅居西,四路建筑各自成体系,左右又互相呼应。我们参观从中区中路大门进入,本篇先介绍中区家庙一路,和住宅的东西两路。

14. 殿内正中放着四个神龛,龛内分别供奉着马丕瑶上四代祖先的牌位,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四节,马氏近支子孙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古代中国祖先崇拜是汉民族的信仰,马家是严格按《清会典》一至三品官宦等级修建此家庙的

15. “德有邻堂”位于享堂西侧,为住宅区东路最后一进的主房,光绪三十年(1904)马吉森翻建,马丕瑶长子马吉森(1857-1912)于1890-1912年在此居住,他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开河南民族工业之先河,任安阳商会会长,曾任翰林院 侍诏直隶候补道,创办了不少厂矿,最著名的是安阳六河沟煤矿、安阳广益纱厂,至今还在发挥效益

19. 马青霞(1877-1923)因嫁给中州首富尉氏县的刘耀德,又名刘青霞(开封、尉氏县有刘青霞故居,也是国保单位,前日我们去没有开放)她乐善好施,捐资办学,光绪封她为一品诰命,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女志士,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23. 马青霞25岁丈夫离世,1906年随二哥马吉樟到日本考察,结识了孙中山等革命者,加入同盟会,积极支持辛亥革命,1922年实现夙愿将所有财产全部交于政府,此时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按照她的意愿,随后将她所捐资产全都用于教育和慈善事业。她于当年年底回到阔别20多年的娘家,不久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年仅45岁

33. 会议于6月22日召开,会议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详细部署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中央防线,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威慑南京的作战任务,6月30日夜刘邓12万大军在张积镇到临濮集宽阔的200华里地段,突然发起渡河作战,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黄河防线,开启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34. 邓小平住东厢房,刘伯承住西厢房

37. 龙抱槐,一株胸径约20公分的葛藤犹如一条巨龙,平地卧起向上缠绕在附近的一棵古槐上,300年的古藤、树,当年刘邓首长曾在树下下过棋。相传此藤、树在马氏庄园未建时就颇有灵气,马氏庄园建在这里后,所以马家特别兴旺
还有马氏庄园的正主没有上场。。。。。。待续。

14.

15.

19.

23.

33.

34.

3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