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2023-02-11 19:57:39)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家庭都在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上纠结。试问:当孩子能够独立地观察、分析、看到很多可能性、做出选择、执行决定;执行的过程中,有效继续,没效改变,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当孩子能够充分地做到上述过程,家长又何须担心,哪里会有孩子听不听话的问题?所以,脑里有孩子听不听话思想的家长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完全能够照顾自己人生的才是优良的孩子,而这份优良的基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孩子必备的15项能力: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的15项能力

在心智能力方面,家长若不从小对孩子施以恰当而正确的教育,帮助其逐步培养出人生必备的15项能力,那么他在逐步成长过程中,这方面的能力也许慢慢就会缺失,从而增大他做出各种偏差行为的概率,甚至做出一些偏差行为,正如上述案例中的那些人。因此,家长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这15项能力,避免孩子在这些能力方面的缺失,以及由此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这15项能力呢?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了解一下。

1. 建立自我意识

(1)我们要建立以下的信念,经常反复提醒自己:

在“我”的人生里,“我”是最重要的,有“我”才能肯定我生命的存在。我的生命来自父母,而“我”是独立于父母而存在的。“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假如没有“我”,就什么都没有。有“我”,才能有“我”的界限,才有“我”与社会的界限。

(2)说话的时候多用“我”开始,例如:

去看电影好不好?改为:我想去看电影,好不好?这样做不对。改为:我认为这样做不对。你不要这样逼我。改为:我不愿意看到你这样逼我。

(3)每当谈到自己的时候(例如介绍自己:“你好,我是×××”),用随便一只手中间三根指头按住胸口正中的位置,同时注意手按住那个位置的感觉。

(4)经常在心里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要什么?

我正在做什么?

2. 说话达意

(1)多训练本人如实道出内心的感觉,例如:我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很不舒服。

(2)多训练自己在说话之前尽量先把语言组织好,以精准为要。

(3)一些比较复杂的意念用纸写下来,自己看看明不明白。如不够清晰,修改

再修改,直到能用15个~20个字表达清楚为止。

(4)要说话达意,必须先提升聆听能力,多用“心”去听。

(5)多找朋友交谈,特别是谈内心的感受。

3. 与感觉在一起

(1)与感觉在一起就是跟自己的本体感觉充分连接。

(2)多做呼吸放松法。

(3)过去忽略这方面的人应该随时自问,随时自我觉察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例如:我现在左腿膝盖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我现在胃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我现在右边耳朵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4. 理性与感性并重

(1)我们是在理性思维的包围下成长的,所以绝大部分的人是理性重于感性。理性感性并重就是跟本人的情绪感觉有效连接。

(2)理性感性并重可称为理感合一,亦即身心合一。

(3)我们以为我们的理性可以决定很多事情,例如购物,事实上是我们的感性做了决定,理性找理由支持而已。所以觉察我们内心的情绪状态很重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把自己从冲动决定的模式提升为智慧决定(理感合一)的模式。

(4)有空的时候多做以下练习,在任何一个情景里都可以做这个练习:

第一步:我看到×××,我听到×××,我感觉×××(本体感觉);

第二步:我认为×××(事实的意义、用途);

第三步:我现在有的情绪是×××,或我正在涌出来的情绪是×××(注意情绪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转变成怎么样的)

5. 多线思维

(1)NLP有一句名言最能解释多线思维:凡事总有最少三个解决方法。

(2)多线思维是解决困难、未来策划以及统筹大局的能力的先决条件。

(3)我们不是缺乏多线思维的神经网络,而是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限制性信念太多,即神经网络里规条、框架太多,让原有的网络不能释放与发挥,所以打破这些规条框架是提升多线思维的第一步工作。

(4)除了惯用(往往已经无效)的方法之外,停下来也是另一个方法。可是只有两个方法仍是停留在困境当中,打破规条、框架,要先学会挑战它们:

“假如有可能,那个可能会在哪里: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可找到?

“先想一个匪夷所思的,或者绝不可能的方法,然后问自己:要怎么做才可以把它变成可能:找谁/在哪里/怎么做?

(5)NLP的现场抽离法很有帮助,因为它能加强我们从“当局者迷”转移到“旁观者清”的心理状态。

(6)多做以下练习:随意找一个目标,例如从广州至上海,让自己想象三个不同的方法可以到达目的地;另一个常用的题目是如何不花钱可以看到新书。想三个不同的方法,想完之后告诉自己,不容许用刚才想到的那三个方法,再想新的方法,如此反复,想三个再想三个,最少重复十次才能停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很开心,因为你会开始欣赏自己天马行空的主意,你已经激发了自己幽默、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的神经网络。

6. 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

(1)这项能力的缺失根源来自缺乏自我意识。这看起来好像很矛盾,既然不在自己的角度看自己,那肯定是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了,为何还会有这个缺失呢?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好像用一面镜子反照自己,可是当你人不在时,你会看不到镜子,也当然看不到镜子里会有一个自己。(一个极度否定自己的人,甚至不能用双眼看着其他人的眼睛。)所以,培养从别人角度看自己的能力,先决条件是培养自我意识。

(2)可以多做以下的练习,用手按着胸口正中的位置,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看着他的眼睛,然后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看到你了,同时我也能够从你的角度看我自己。”

(3)NLP的现场抽离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练习,能够提升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能力。

(4)从不同的“别人”角度看自己,也就是多维思考能力的运用。这样我们更能够宽容自己,同时会更好地宽容别人,给别人空间。因此,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好。

7. 解决困难的能力

(1)解决困难的能力,需要前面1项~6项作为基础,除了上述6点,还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

(2)自信(感性能力),分析(理性能力)

(3)可以用以下方法训练自己,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

首先,想象一个人陷进一个困难的情景,然后,想象本人就是那个人,在那个情景里,用以下意识思维,尝试编出一个解决的行动方案:

5W1H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at(什么事)/who()/

where(哪里)/how(如何)。用5W1H来分析、过滤信息。

NLP的理解层次(6):系统/身份/信念价值/能力/行为/环境。用理解层次分析问题,可以看清楚问题的表里与深浅的各层次。

8. 面对及处理冲突的能力

(1)正确的心理模式是这样的:认识自我→接受自我→爱自我→觉察自我的界限→捍卫自我的界限→处理侵犯自我界限的挑战(冲突)

(2)我们每个人都有捍卫自我界限的权利与责任。

(3)捍卫自我界限是爱自己的表现,同时爱自己是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不能以捍卫自我界限为理由,而让自己冒受伤害的危险。

(4)坚定的同时,温和、冷静地捍卫自己的界限。假如环境不容许这样做,或者其他人不愿意尊重自己的界限,你应该离开这个环境与这些人。

(5)决定加入一个环境,或者决定与某些人为伍前,必须先考虑上述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