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握好班主任工作的“度”

(2022-12-29 14:44:45)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班级工作中把握好分寸,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如何把握好班主任工作的“度”

一、把握好批评的“度”

我们常说“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那么表扬为主到什么程度?批评又为辅到什么程度?这需要每个教育者各自参悟的问题。武侯祠中有一警示后人的名句:“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正确了解形式,治国或宽或严都会失误,这句话用来谈教育学生也是极为恰当的,我们想要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效果,我们就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不论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要严的有理、严的有度,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培养目标才会实现。注意批评不能算旧账只能就事论事。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谩骂学生,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以理服人,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很重要。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批评学生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要个别谈心

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商讨式批评,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属学生隐私的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艺术的批评学生,指导学生,使其心服口服,做到事缓则圆,而不是板脸孔教训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敬而远之,把握好批评的度是带好班的保障。

二、把握好表扬的“度”

关于表扬的“度”,我认为既不能轻给,也不能吝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是班主任带好班的基本功。表扬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对个别学生的表扬,抓住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对个别学生的上进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是要对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给予整体表扬,时时让学生看到希望,给学生一种感觉:我们班是不错的,有好多班没有的东西我们有……,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班,这样对形成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的正能量是很有好处的。另外,应该让所有学生感到只有付出以后才能得到表扬,不该表扬的小事决不要轻给表扬,否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反而会形成学生的不平等感。有个年轻班主任对他们班差生王某动不动就表扬、就鼓励,连王某上课没迟到都全班表扬,结果王某不但没进步,反而以迟到来要挟老师。滥表扬极易导致好生心理感到失衡: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也得不到表扬,差生就行,差生为什么就能特殊?结果影响大多好生的进步。其次,该给表扬一定不吝啬,每个大人都喜欢听表扬不喜欢听批评,何况学生,如果学生做了好事,上进了,老师不表扬,那他就会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后也就不上进了。吝给表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滥给表扬更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施教者掌握好表扬的的问题,只有把握好了,才能给班级带来正能量。

三、把握好关爱的“度”

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班主任的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对教师这个职业,爱心可以升华她神圣的职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奉献爱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厌恶学生看见学生就头痛的老师是绝对带不好班级的。但关爱必须把握好“度”,既不可把严格当做关爱,认为是对学生好对学生负责也不可以没有条件,走向放任,完全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应当在尊重学生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是必不可少的,俗话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对原则问题绝对要一硬到底,对非原则问题则可以适当放宽。实际上对学生的严格正是关爱学生的体现。班主任不但要富有爱的情感,更要富有爱的行为。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才能博得他们的爱,但爱的太多,正像有人所说爱过则溺纵。和学生的关系好并不是要纵容他们,那不是真正的爱学生。当他们犯错时,就要指出来,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组织者、领导者,如何管理好学生是一个班主任一生应该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把握好管理学生的“度”,是做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有人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施肥要适时、适量,施肥过多过勤,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吃力不讨好了。过犹不及,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