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6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造良好环境为网络科普保驾护航

(2022-12-17 10:20:1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汤斯麟

近来,越来越多的科研青年变身科普博主,在B站、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平台上,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让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明白晓畅,引发关注。

营造良好环境为网络科普保驾护航

科普,“科”为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普”为普及,是为了使知识大众化而普遍推广。科普方式的转变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近年来,青年学者采用网络进行科普的案例日渐增多。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科普工作的门槛依然有待提高。现有的互联网科普博主除“科班”出身的学者,还有一群打着科普名号传播错误信息的“伪”科普博主。尽管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鉴定”视频,但真正的科普博主仍难以以一己之力杜绝错误信息的传播。

因此,要想准确地普及知识,科研工作者应巩固并扩大自己的阵地。现有的一些科普内容仍缺乏“出圈”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只为相关领域爱好者们所关注。要做到真正地“普”,还需科研工作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题材来激发受众的兴趣,才能让内容突破专业的束缚,真正地既“科”又“普”。

笔者认为,科普的门槛不宜过低,且需要平台配备一套完善的账号审核制度。营销号擅长以选材、措辞等方式博取眼球,且难以肃清。对此,平台必须加强内容审核。与此同时,有志于投身科普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也应顺应网络趋势,用更为网民所接受的方式进行科普。青年学者参与网络科普是公众喜闻乐见的,他们更能引起主流网民的共鸣,但网络环境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科普工作保驾护航。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生)

(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