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建林:教育人生,在奋进中熠熠闪光

(2022-10-06 20:14:03)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荣获了一系列闪光的荣誉: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常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中华美德”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先进党支部、常州市绿化达标单位、常州市模范卫生单位、常州市财产管理先进单位、武进区校长三年目标管理优秀奖,等等。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七次荣获武进区一等奖,四次荣获武进区二等奖。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取得了如此辉煌的办学业绩,让市、区教育局领导刮目相看,被誉为“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

江建林:教育人生,在奋进中熠熠闪光

  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有限,办学经费不足,却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成功的背后,有一位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好校长。

“春夏秋冬都可炼人,风霜雨雪都要坚强”,这是他——一位三十多年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的教师的座右铭;“我以我血荐教育,愿将青春许学子”,这是他——一位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教育工作者发自肺腑的心声;“辛勤育得花朵艳,汗水换来桃李香”,这是他——一位以身作则、爱生如子的校长的心愿。

  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正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宽广的胸怀、敬业的精神,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由衷爱戴,博得了社区群众的普遍赞誉。

  他,便是郑陆初级中学校长江建林同志。

  江校长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巡视全校、开会、接待来宾、进班管理、找学生谈心、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等。工作的重担使他早生华发,熟悉他的人都说:“这几年,江校长老了许多。”但谈到学校的发展,江校长充满自信地说:“‘创一流名校,育一代新人’,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将我校办成省内有名的农村中学的模范学校。”

  一、师生的贴心人

  1995年,江建林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郑陆中学校长,后又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在学校管理上,江校长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管理。他认为,校长首先要关心教师的思想动态,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价值取向,教师对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的看法,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见解,等等。因此,他通过教师大会加强思想引导、找教师谈心,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另外,有教师情绪低落时,他通过个别交流,问明情况,因势利导,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江校长经常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需求,让缕缕春风吹进教师的心田。学校一些青年教师孩子上学无人接送,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专人负责接送,解决了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他还非常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宋华芳老师左手骨折,江校长亲自去她家慰问,并劝她在家好好休息。宋老师伤势稍有好转,便多次打电话,恳请来校上课,但江校长仍劝她在家养伤。后来,宋老师亲自赶到学校要求上课,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江校长只好答应,但他坚持请人每天用车接送宋老师。宋老师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江校长这样关心我、照顾我,我干得再累,也心甘情愿!”

  江校长认为,校长要学会“用苛求的眼光看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展现才华创设良好的环境。他用人所长,推荐中青年教师挑大梁,让他们在公开教学观摩课比赛、教育论文比赛等活动中大显身手;关心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吸收优秀教师入党;评优评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态度、工作实绩,营造力争上游的氛围,使教师们感到生活有奔头、工作有劲头、前途有盼头;在教师身体欠佳时,他送上一句句关心的话语,在教师遇到困难时,他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他用放大镜看教师的优点,从不吝啬表扬,经常在教职工大会上表扬敬业精神强、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他是一位“磁性”校长,老师们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作为一位校长,他深知德育的重要性。他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家访。一有空闲,就找一些后进学生谈心,为他们分析当前社会形势,指出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用名人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故事勉励他们,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江校长心系贫困学生。2002届毕业生戚彩虹、戚彩娟是一对孤儿,江校长了解情况后,免费给她们安排了住处,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在思想上给予开导,在学习上给予严格要求,帮助这对姐妹度过了难忘的初中生涯。2002年,戚彩娟以652分的高分考取了省前中。毕业时,她们热泪盈眶。江校长关心过的贫困学生又何止她们两人?近年来,他先后为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捐款,总额将近万元。

  二、俭以养德的模范

  江校长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节俭,有助于培养人的美好品德;节俭,也是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俭以养德”,江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凝人心者靠垂范”。作为一名校长,他深知“正人者恒正已”的道理,处处以身作则。1998年,为了解除外地教师的后顾之忧,在江校长和其他行政人员的努力下,教师宿舍楼辅屋建成了。扩建后的教师宿舍楼设施齐全,分房时,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一些外地教师都住进了宿舍楼。而他自己,居住条件却一直很差。1983年到1992年,江校长全家住在学校东面一间低矮的平房里;1992年到1995年,他全家三代人住在学校食堂后一间仅二十平米的房间里,潮湿、阴暗,而且夏天蚊子多;1995年至今,他住在食堂旁的二楼,夏天炎热,冬天寒冷。一年暑假,下了一场暴雨,江校长的宿舍和走廊上“水漫金山”,部分行政人员和门卫急忙赶来“抗洪排涝”,大家一共倒出去二十几盆水。老师们屡次劝他搬迁到教师宿舍楼,但江校长一次又一次婉言谢绝了,将条件好的住房让给了教师。江校长认为,工作上定位高一点,生活上俭朴一点,时刻关心教师的疾苦,这是一位校长应有的素质。许多教师感慨万千:“江校长心中总是想着教师和学生,唯独不考虑他自己。”

  三、语文教学的行家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语文教学上,江校长进行了三十余年的艰苦探索。他认为:“一个教师上好一节课容易,但上好每一节课却不容易;做一辈子教师容易,但做一辈子让学生尊重的好教师却不容易”。课前准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每个环节他都孜孜以求,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爱上语文课。

他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努力打造激情课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情境创设,有声有色。他注重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使课堂形象而具体,直观而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执教《我的母亲》时,他让学生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体悟情感,入情入境;在执教《〈长征〉节选》时,他利用网络技术播放了一段影片《万水千山》,把学生带到了红军过雪山时的生动情境,感悟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为探究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2.品读美读,以情感人。江校长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案例”作用,以文本为基础,构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讨论、点拨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品读美读,始终是他进行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品读,他力求做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所创设的问题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让学生有拓展思维、体悟文本的时间和空间。

  在执教《我的母亲》时,他设计了如下问题:

  (1)本文着重写了关于母亲的哪四个片段?你能用简要的语言为这四个片段分别起一个小标题吗?

  (2)在四个片断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请说出你感动的理由。

  (3)第5自然段中,“我”挨打时,母亲为什么说“打得好”?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作者的母亲,此时你会怎么想?

  (4)阅读第6自然段。本文题目是“我的母亲”,为什么这一段要写“我”的感激和歉疚?

  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成为教学之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

  江校长很重视美读,他采取多种方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直接品味、体悟语言。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声读……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创设课堂高潮,构建激情课堂。

  3.说写互动,生机勃勃。江校长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明白说话的目的和意义,明白说话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好说话的内容,采用多种训练方式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说话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说话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以说促写,说写互动,他的语文课堂,总是充满勃勃生机。

  4.作文教学,另辟新径。他大胆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坚持让学生互批作文,还请学生讲评作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昭、汪才欣等同学的作文在全国、省、市作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陈菲、韩佳等同学的作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上。

  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江校长一丝不苟地备课、批改作业,充满了工作激情。批改学生作文时,他总是细心揣摩学生的遣词造句、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并认真写好旁批和总批。他认为,教师批改作业环节做细、做实,学生做作业自然就会态度端正,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科研的排头兵

  挑战与机遇并存,奋斗与希望同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江校长深知,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的结合日益密切,教育改革愈来愈依托于教育科研。因此,他勤学、善思、搞课题、写论文。在教科研工作上,他认真做好“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专业成长相结合,通过教科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推动学校发展。他深深感到,开展好教科研工作,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与科研作伴,与书本作伴,与思考作伴,教师会觉得上课有无穷乐趣,教学充满无限生机。而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又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江校长常说:“教科研要适合农村初中的土壤,要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他认为,让研究与教学、课题相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与科研作伴,与书本作伴,与思考作伴,教师就会觉得上课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江校长本人一直在身体力行,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领头雁。

  一个节假日,一位退休教师来学校看他,发现江校长正在写论文。他说:“平时实在太忙了,只能利用星期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一下。”这位退休教师感动地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是你成功的秘诀!”

  近年来,江校长撰写的论文《说话训练中学生心理探微与对策》、《“说话训练”要选择好内容》、《探究说写之间关系 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语文教学中的入情、悟情、移情》等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还有十余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杂志。

  江校长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主张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主张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他主持的常州市市级重点课题《关于农村中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研究》荣获常州市一等奖(武进区仅一个)。2009年,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策略的研究》高质量通过了省级结题鉴定。他参与编写了《语文同步讲解与测试》,承担了4万余字的编写任务,此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另外,他还主编了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教案》(苏教版)一书。

  正是因为勤奋,在近几年的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年度考核、特级教师年度考核中,他连续多年荣获优秀。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97年至今,江校长获得了很多荣誉:1998年被评为武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个人,2000年被评为武进市学科带头人、优秀党员,2001年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六次年度考核获武进区政府嘉奖,2003年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武进区模范共产党员,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

  “且喜满园桃李艳,莫悲两鬓霜雪寒”,他的人生在顽强奋斗中闪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他的事业在刻苦勤奋中迈向高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战线上,他仍在艰苦地探索着、跋涉着、攀登着……

     教育人生,在奋进中熠熠闪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