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语文的八个方法

标签:
语文学习复习方法 |
分类: 学好功课 |
第一步:研读考纲
研读考纲是高考的“应考指南”,对考纲有了清晰地了解,复习的时候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第二步:用好课本
现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考到已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学习,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文等不同文体,分别有重点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内容加以领会。
第三步:总结规律
将师生、自己公认的典型试卷精挑细选,对其中各类试题涵盖的知识点进行研究、琢磨、分析、领悟、归结,找出命题的一般规律与共同特点,有的放矢地复习,对薄弱遗漏的环节、一知半解的内容、疑难模糊的问题进行专项攻关——自己钻研;查阅书本、资料;求助老师、同学等。
第四步:适度训练
在备战高考的一段时间里,考生应将老师的复习计划与个人的安排有机地统一起来,每周可以做2-3份完整的高考试卷,同时,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对说明文、议论文、古文、诗歌鉴赏等专项训练。
第五步:鉴往知来
用好日常的好题本与错题本。好题是指那些题型新颖别致,看似简单,实则容易让考生掉以轻心,眼高手低,一做就会失分、出错的题目,这类试题往往暗藏“机关”,迷惑性极大。因此,无论在知识点的考查上,还是思考问题的视角上都“与众不同”,都不容放过。
错题,是考生知识方面、解题思路或是方法上不足、缺失的暴露与表现,通过对错题本的“复习”,归纳答题“范式”,创新考试“秘笈”。
第六步:分散识记
主要是指:
1.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默写;
2.对文学、文化常识;
3.对课本与试卷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文言词语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及多义现象等,可以参考相关课本后的附表。
第七步:重视写作
因为作文占据高考总分将近一半的分数,而考场上用于写作的时间则不到一半,大约只有4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考生每次写作的时候严格控制好时间,为正式高考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做到:
1.审题上,要快速、准确,方法是通过一定题目的训练,抓住题眼与关键词,力避跑题、离题情况发生。
2.拟出与众不同的题目。这是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与看图作文,考生要精心拟题,给阅卷教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3.考生应储备一定的、新颖、时鲜、典型的人与事等写作素材,还有名人名言、谚语、熟语等理论支撑的材料。每天花半小时看看报纸或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
4.立意、取材上积极向上,要与时代倡导的主旋律合拍。包括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焦点话题,都应该有所关注、熟知,做出理性评判。
第八步:关注细节
对答题的程序、规则要十分了解:
1.书写方面,整张试卷都应保持清清爽爽,尽量不要有涂改的痕迹。
2.对于分值比较高,如4、6、8分的题目,要分点解答,并且用1、2、3、4……标示出来。
3.正确使用专门术语。
4.题目务必看清楚。有的是要用原文语句回答的,有的则是限定字数等。
学习有方,教育有法,我是中小学教育专家。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法、提分技巧、记忆训练方面的文章,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更多相关内容会在每周的网络课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