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普通生成为“学霸”?抓住2个重点,你也能做到

(2022-09-25 22:52:03)
标签: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之前发的一篇文章看见读者留言说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差距是坚持。我认同,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抓错了学习的重点。

很多同学熬夜学习,规定自己每天做多少套题,做自己指定各种各样的宏远计划,找方法给自己施压等等,这些做法非但不科学而且不可取。

我在网络公开课上就告诉过我的学生:不断加大知识的储备和做题的数量,只能让你对知识点做到熟悉、熟练,但是达不到掌握和精通。这样去学习,会让同学们分数提到一定程度就遇到瓶颈,再也提不上去了。就像大多数同学困惑的那样:“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不见提高呢?”

 从普通生成为“学霸”?抓住2个重点,你也能做到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学习的2个重点,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顺便提醒一下,我个人觉得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就可以开始这样去做:

一、给知识做减法

要为每个学科找到一个做减法的策略,这样才能摆脱题海,找到解题的本质和规律。从知识层面来说,就是抓住核心考点,数量上只占所有考点的20%,但分值却占考试中的80%;从学习方法来说,就是找到一条贯穿学科知识的线索。

比如语文学科,是不是每种题型都需要单独复习?有没有一条线索可以串联考试中的各种题型呢?

语文的核心是词语,以词语为基点,从词语到语法结构,从语法结构到表现(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串联起字音字形题、语法改错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了。

第一步:词语

比如“墨守成规”,为什么是“墨”而不是“默”呢?因为这个典故讲的是“墨子守成规”而不是“默默地守成规”。 

第二步:从词语到语法结构

根据意思可知,墨守成规在语法上是主谓结构。由语法结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看了《中国好声音》,得到很大收获”的语病为缺主语。

第三步:从语法结构到表现 (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中,有些句子是不符合常规的语法顺序的,如“大家都注视着这位新同学,高高的,瘦瘦的”,跟常规表达不同,但阅读理解中一般不会出现病句的,那问题在哪里?原来作者采用了倒装手法,我们也能据此回答出这句话的作用是强调。

其他学科学生们也可是试着自己去整理,这里就不过多去讲解了。

二、答题标准化,客观化

英语这门学科,学生使劲背单词也未必能得高分。相反,我们掌握了英语的答题思维,却能让我们得高分。

这告诉我们学会答题是学习里很重要的一环。不能否认考试的结果仍是现在教育里最看重的,目前这是我们目前无法改变的现实。

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答题!

1、解题标准化思维

以前我在网络公开上也为学生总结过学霸的答题思考步骤通常是:

 从普通生成为“学霸”?抓住2个重点,你也能做到

如此,解题的标准化思维过程就出来了。

许多同学在浩如烟海的试题摧残下,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面对敌人只能疲于招架。遇到难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像学霸那样认真分析试题,而是凭以前练题时的记忆,想当然地套用各种公式、定理,解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题目所问的问题与自己的解题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同学们不要奢望在考场上做到平时练习过的原题,题目越是相似就越要当心陷阱,越要用客观地去分析问题和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突破口。

2、答题要客观

当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学霸,除了思维严谨外,还要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

比如就像我曾在公开课上出过的一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A.一天没吃饭,我饿了 B.我正在大吃一顿 C.我一天至少吃一顿

A的同学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就代表我饿了吗?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对。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答案就是C

 

     一句话,要跟着题目本身走,不要跟着以往做过的题目走。给知识做减法、打破定式思维从而保持客观性,你离学霸就越来越近了。

    我相信抓住这2个重点,经过一定时间坚持。学生的成绩一定能提高,踏上通往学霸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