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系列篇二:从开家长会做笔记说起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好多班主任一致认为,家长会上最容易看得出来家长的素质和水平。我认同这一点。
比如,家长会上,经常迟到的大多是班上屡次迟到孩子的家长;毫不顾忌接打电话的大多是自由散漫孩子的家长;“能说会道”的大多是爱说废话孩子的家长。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优秀的家长,召开家长会从来不迟到,认真听每一位老师的分析与讲解,并能仔细地做好家长会的笔记。
说到家长会上做笔记,倒让我想起一位家长。这是前几届学生的一位家长,尚且称其为L。一次家长会后,好多家长匆匆围过来跟我想再具体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唯独L依然坐在座位上一丝不苟地写着什么。当时,我还内心有点埋怨他行动太迟缓了,太拖沓了,怎么跟不上老师的分析呢?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偶尔闪过,并没有特别在意。等到家长们渐渐地离开之后,L才走上来跟我进行沟通。L跟我的交流与众不同,别的家长大多是单一地提一些问题,没有深入到学生做人和学习的根本性问题上去,但L是依据自己在笔记本上列的提纲来跟我交流的。我的印象中L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1、孩子做人方面有没有大问题?尤其是正直和善良方面。2、孩子的潜力估计有多大?哪一方面亟需强化和弥补?3、给老师说一说孩子在家的表现。
L的提纲主次分明,针对性较强。因为L的充分准备感染了我,看着他拿在手中的笔记本,我不得不做更全面更深刻的思考和回复。记得当时L跟我交流的情景周围的几个家长看在眼中,在他交流结束后,预先打算跟我交流的家长都不好意思交流了,因为跟L的交流比较起来,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准备。L的这一种交流方式以前很少遇到,在跟L交流结束后,我好奇地接过L的笔记本,想看一下他在笔记本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当我打开L的笔记本时,我惊呆了。笔记本不止记着跟我交流的提纲,还记着每次家长会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想法和回家后跟孩子交流的心得,就连家长会的日期都写得清清楚楚。看着L的笔记本,我赞叹不已。想比较L的家长会笔记本,我作为班主任竟然连这方面的一点记录都没有。我当场向L表示,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毋庸置疑,L孩子的诸多学习习惯来自于其家长的影响——做事严谨,思维敏捷,成绩优异。
那次家长会后,我积极地在家长会上提倡家长们做好笔记,依据笔记回家跟孩子多多交流,并尽量记下孩子成长的足迹。不仅如此,我在给儿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有意识地向L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回家跟儿子主动交流。有了开家长的笔记,在跟儿子交流的时候,再不是先前的漫无目的,强制教育了,而是“有凭有据”,中心明确了。儿子看着我笔记做得那么认真,也渐渐地跟我真诚地交流起来了。原来,家长会上的笔记意义这么重要。应该感谢我的家长L!
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从召开家长会做起,学做一个善于做笔记的家长。如果能够将这一点得以延伸,在日常的生活中,叙写并反思“亲子教育”的成长经历,那会更有利于我们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