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策略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新组成的班级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习惯性势力,会常常作用于教学过程。良好的班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也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质量;而消极颓废的班风则妨碍学生学习,降低教学活动的成效。本文对于良好班风建设提出了几种策略。
迈进校门,了解学生
高一学生迈进校门就要军训,军训10天是非常重要的。高一新生通过10天观察班主任的性格、处事的方法,从而对班主任产生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了解。而班主任也是通过10天获得学生最初的情况。当学生军训时,我都站在操场上,军训结束时,我去宿舍,教他们如何扫地、洗衣服、晾衣服,因为毕竟他们是第一次住校。我还要关注身体比较弱的学生,在这期间学生一般比较兴奋,所以要利用晚自习给他们讲学校的纪律、宿舍的纪律,引导他们熟悉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并且让同学相互介绍、相互了解,让他们感觉到所处在的班级连同班主任在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自己有义务维护班级的利益和荣誉,从而也为开学后的学习生活打好伏笔。
班级干部的选拔
一个新建班集体的班级干部特别重要,他像桥梁和纽带,联结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互通着有无。班级干部的选拔可以有以下方式:第一,在开学之初的军训期间物色得力的学生充当;第二,从初中曾经担任过班级干部的学生中选拔充当;第三,从自愿报名主动要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中选拔充当。三种方式选拔出班级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后,由他们四人根据自身要求和需要,从班级选出其他班级干部,我叫这种做法为组阁。一个月后,学生之间都相互了解了,然后大家再投票选举产生学生信服的班级干部,这样的班级干部很得力,也深得师生的信任。
班级小组的建立
开学之初,按照均衡原则组成小组,如入学总成绩均衡、分科成绩均衡、男女生比例均衡、班级干部的人数均衡,将班级分成九个小组。此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值日、日常操评小组。以后收取作业及其他各项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每到一个月后要进行小组的评比,评比的内容包括德育占30%,智育占60%,体育占10%,三项加起来后取前三甲在班级显眼位置进行张榜公布,此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班级卫生制度的建立
一个班级由于人数容量比较大,所以每天产生的垃圾较多,保持教室内清洁卫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易的。想要每个人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产生的垃圾,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卫生制度,可以制定如下:值日生每天按时、按点、按质、按量保证一天的卫生,即早上、下午早到15分钟,放学晚回15分钟进行值日,平时也要监督每个学生的卫生情况;上午上完第三节课后,班级留下当天值日生两人打扫教室卫生,其他人上课间操;每周的周一进行大扫除,这天安排专门的值日生将教室内和环境区的卫生打扫干净;对于值日工作不负责任的、迟到、早退的要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可以是收集矿泉水瓶子;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习惯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班级两操制度的建立
这里的两操是指:一操是第三节后的间操,二是下午第三节课后的眼保健操。首先,课间操,它的形式有以下方面,先学生做操,然后学生跳绳,最后学生跑操,跑操的过程中要喊班训或者是口号。具体是:第三节下课铃声一响,除留下两个人值日以外,其他所有学生都下楼到操场站队,期间体育委员要整理队伍到相应的形式和位置,同时也要对照点名册进行清点人数,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学生请假了,哪些学生值日了,哪些学生旷操了,哪些学生没有带跳绳等等一些问题。其次,眼保健操,下午第三节下课铃声一响,所有学生停下所有的事项,学校放专门的音乐,学生紧跟音乐做眼保健操,这期间纪律委员要监督学生,保证质量。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习惯是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和激情的前提,所以要逐渐培养。培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学校中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每周都有几节自习课,可安排纪律委员进行管理,进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二是在家里培养。每天放学回家或者周末在家里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监督和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发挥科任教师的“群体效应”
按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同样是主体。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一项合作性劳动。思想教育、班风教育更是如此,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配合,甚至需要全体教师共同贯彻班风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各学科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班风教育。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音乐、美术课则以其美好的旋律和优美的形象给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以上的一些措施或方法,一个新成立的班级体经过半年的培养和训练,良好的班级风气就会形成,每个学生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改观,最后形成合力和向心力。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