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寓素质教育于班会活动之中

(2022-07-25 22:49:01)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适应多变化、快节奏、大开放、高速度的知识社会的潮流。由此可见,教育学生成为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有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也必须围绕这一核心去展开,去探索。就目前而言,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我认为班会活动为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因为,班会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实践和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体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一活动形式,我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寓素质教育于班会活动之中

一、在班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应是班集体的主人,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实践者。介于此,每期开学初,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计划和任务,结合本班实际,我要求学生献计献策,人人动手拟出班会的内容、目的、要求、形式,再由班委干部搜集整理并制订出全学年班会活动计划,然后由班长发动全体同学申报每次班会的设计者、执行者、编导者和主持者。为使人人都得到锻炼并充分发挥其特长,班主任与班委们共同讨论,协调关系,合理搭配,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成为班会活动的主人。

二、在班会活动中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化

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善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在操作上,首先考虑了班会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活动方式既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可请进来,也可走出去;可事前准备,也可临场发挥,同时亦采用了新闻、演讲比赛、开生日班会、办手抄报、音乐欣赏、文艺表演、自评互评、成语接龙、格言集趣、小制作、班干部竞选、是非辩论会、访问、两代人对话、小记者采访等多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情趣。

三、班会活动的目标及内容系列化、专题化

为避免班会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组织活动时尽量使活动的目标及内容系列化、专题化。为此,我们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以《中学德育大纲》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核心,以“五心”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为目的,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前后呼应,联动并进。促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活动中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以初一为例,我们根据学校要求和本班实际,围绕《守则》和《规范》,以集体主义教育为宗旨,以“五心”教育为目标,设计了如下系列专题活动:

1、“当我踏进棠中校园时”(演讲、讨论、征文)抓住新生入学时怀有美好理想和新的目标这一良好心态,通过参观校园,观看校史录象,往届学生介绍优良校风,弘扬棠中精神的具体要求,指导制订初中阶段的奋斗目标。

2、“《守则》、《规范》记心间” (知识抢答、小品、漫画、录象) 学习《守则》、《规范》,熟记“三风”及文明用语,通过录象及多媒体逼真的画面,以及生动形象的小品演出,使学生明辩真、善、美、假、丑、恶,争做一名守纪律、有礼貌,讲文明的当代中学生。

3、“我为班级添光彩” (小品、讲故事、演讲) 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热爱班级,是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品德的思想基础。我们通过在校运会上班级所取得成绩这一契机,召开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确为建设班4集体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4、“我爱伟大的祖国” (小秸灯)制作、诗歌朗诵、风光录象、音乐欣赏、演唱会) 通过这一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美好情感。

5、“他们是怎样立志成才的?” (调查、采访、介绍) 调查访问在校的优秀学生和已就职的青年以及身残志坚的典型,用榜样说服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出差距,瞄准前进的方向。

6、“学海无涯苦作舟” (讲故事、介绍、墙报展示) 学习古今治学格言寻觅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足迹,同学之间的经验介绍,作业规范展示,让学生明确:要想收获,就得耕耘;要想成功,就得勤奋。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科竞赛) 开展诸如语文趣味赛(查字典、成语接龙、格言汇萃、寓言集趣、诗朗诵、书法展览、手抄报等),数学接力赛、英语单词赛、英语口语对话表演,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夯基础、寻灵感、显身手、展视野。

8、“孝敬之心——献给父母” (小品、诗歌朗诵、讲故事、演讲、歌舞) 借此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盼,促进两代人的沟通,学习父辈们的优良品质,表达对父辈的爱戴和敬慕。同时,还要让他们懂得:人,不能只索取,还应知道回报——对父母、对社会。

在上述活动中,“守则规范记心间”和“孝敬之心——献给父母”是重头戏,是我们活动的中心。特别是“孝心活动”是我们开展的“五心”教育的突破口,前后历时近一年。为使这一活动有成效,我们作了如下工作:用测试题调查学生对父母的关心程度;召开家长会,讲明孝心教育的目的、意义、要求;请家长对子女谈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以及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为理想、为事业奋斗的精神;让学生反复诵记“五心”教育内容,并渗透于点滴行动之中。如:确定星期日为孝敬父母日,每人这天要干一两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亲手为妈妈做贺卡,向妈妈祝福等。鼓励学生同父母谈心,交流思想,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快乐,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一片爱心,人人动手写一篇《我的父母》的作文,交流各自的体会,选出有特色的作文;让学生查找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在班上交流;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孝敬之心——献给父母”的主题班会。

除开展主题班会外,我们还开展了学生——父母——老师之间的心灵对话。建议或要求学生每期向自己认为最信赖的人投递“快件”,将自己内心沉淀已久且又难以启齿的“死结”统统翻刨出来。内容要客观、真实。既要进行自我解剖、自我评析又要自尊自信,发掘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这样,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保持着面对面的近距离,创设出一种坦诚相见的易于沟通的氛围。学生对这一活动兴趣很浓,他们大都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形式也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共鸣。他们也纷纷给孩子们写回信。家长们理中融情、情中寓理的真挚话语感染了学生,启迪了学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消除和缩短了 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既使他们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领悟了道理,接受了教育,又加强了同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抓好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相互配合,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发挥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为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和氛围,形成开展班队活动的合力。架起了一座学生、父母和教师之间的心灵立交桥。

综观上述做法,其根本之点在于调动学生对班会活动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在具体操作中,努力做到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使其充分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这样,既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发展了他们的过性特长,培养其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综合能力。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