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书君: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2022-07-24 21:50:55)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何书君,男,现年 59岁,小学高级教师。1974年在桃林中学高中毕业后,就跻身于教育行列。1986年在东海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取得中师学历。现在在桃林镇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七埝小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的座右铭。这些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对社会真诚奉献、不计名利。正是拥有这个信念,他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这真是“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何书君: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一、关爱学生“三心二意”

  何书君老师常说: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理智的爱、博大的爱、平等的爱、是世界上最令人陶醉的爱。他深深地爱着教育事业、爱着他的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学生身上。有付出,就有回报,他给予学生真心的疼爱,也赢得了学生发自肺腑的敬爱。他在他的班上有这么一位学生叫何坤,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嗜酒如命,家里生活艰苦,何坤的父亲无奈,就把何坤寄养在姑妈家里。不幸的是,姑妈于前年患了不治之症,悄然撒手人寰。从此,可怜的何坤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无人关心,没有母爱,没有温暖,孤独、寂寞、害怕整天缠绕着他,别人也瞧不起他。

  何老师明白了:可怜的孩子,怪不得你没有衣服穿,看到别的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穿了一双新鞋,你却偷偷地抹眼泪。

  何老师拉着何坤的手说“走,到我家去!”可是,何坤却一甩手,“我不要你管!”丢下一句冷冰冰的话语,往屋外跑去。

  这次家访回来以后,何老师没有灰心,决定用一颗诚挚的心来温暖唤醒何坤。

  第二天, 何老师在班会上把何坤的遭遇讲给全班同学听,很多同学听着听着就流下了热泪。下课后,一场“人人为何坤献出一份爱”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他的安排下,有的同学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带领何坤去理发、有的给何坤买来了新书包、有的带领何坤去洗澡……

  根据何坤的信息资料,在何坤生日那天,何老师把他又一次领进家里,先给他洗脸、擦身子,然后拿出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给他换上。当他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焕然一新的面貌时,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掉。他忍不住扑到何老师的怀里放声大哭。哽咽说:“何老师,我——真想——叫你一声——亲爷爷……我会用努力学习报答您的!”

  这就是何老师的爱心。

  其次,是他的耐心,何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他的理念是:转化一名差生和培养一名优生同等重要。优生和差生一视同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不是把差生置之不理,而是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就及时给予肯定,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耐心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第三,是恒心。他说:“教师做的是良心活,本职工作就是教好学生,要教好学生,没有恒心是不行的。”三尺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具是道具。课堂上能用教具的,一定用;可用可不用的,必须用。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用。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简陋,没有多媒体,他就在家里把课件做好,直接用电脑给学生上课、演示。

  二意:采撷众意和独创新意。

  何老师虽然年近花甲,但他总是不停地钻研业务,不满足现状。采撷众家之长,吃透教材,研读教参,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形成自己的独创的具有新意的教学风格。多年来,何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各级的考核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二、爱校如家 抛家舍业

  学校房子漏雨,何老师从家里拿来瓦,花甲之年还爬上房顶修理,玻璃坏了,他利用星期天徒步近20里到镇驻地去割。就在那“教学生产双管齐下、校长老婆两面加工”的大包干年代,他也是早到校、晚离校,出满勤,家属自己默默把家庭的重担挑在肩上,但毫无怨言。

  有一次,他在办公室不小心,从口袋中掉出一张纸条,被其他老师捡到,放开一看,原来是医院医生开的建议休息一个月的纸条。他不光默默地装在身上,而且每天早上还是照样第一个早到学校,下午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原来他是由感冒引起了急性肺炎,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都是晚上去卫生室挂水,有时候挂完几瓶水,会到深夜。就这样,第二天,他还是坚持第一个到校。人虽然瘦了,但是学生的课一节也没有少上。校长、老师、家长知道后,都劝他回家休息,可他说:“我回家休息,学生落下的课怎么办?”

  三、笔耕不辍 成绩斐然

  何老师虽然临近退休,但是他还不忘将多年自己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撰写成文,发表和获奖论文多篇,他撰写的《课堂教学“三心二意”》被收录在海南出版社《中国教学研究》第五卷;《充分诱导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2002年师陶杯三等奖;《“巧妇”能做无“米”之炊》获2003年师陶杯二等奖;《木兰从军》获连云港市教学案例二等奖……被镇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县教育局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县政府“优秀班主任”。

    他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出类拔萃,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都能注重用爱心和耐心去感染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团结、勤奋、道德的优秀品质。“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只要对差生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就能使他们跨进优生行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