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教育笔记的思考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屈指算来,我写教育教学随笔已坚持多年了,内容有最先的读后感、学习体会、个人日记、到后来的经验总结、成长历程,再到现在的教学反思、管理感悟、教学论文、教育博客。形式有原来的手写文稿到现在的网络电脑。它既体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又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根据自己写教育随笔的经历,至少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它真实地记录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及时记下美好的的记忆、智慧的火花和教育学生时的体验感悟。
二是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我们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
三是能使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成功实践者。教育教学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较高,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就能把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化为自己教学的本领。
特别所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感悟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对同行也很具有借鉴意义。
作为教师,用文字记录下自己青春的足迹,更好地把往事与梦想积攒起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教育随笔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它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他那朴素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曾经让多少教育工作者受益。窦桂梅靠“恒”劲积累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李镇西靠随笔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是教育随笔使他们成为了闻名全国的特级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会踩出一个个的脚印,每天、每周挤出一点时间,将这些轨迹凝聚成文字,能让我们在写中思考,在写中提升,在写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