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俞婆婆的小红花

(2022-06-15 13:26:59)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赵 静

遇见师傅俞美玲,是我教育生涯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她是一名老教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俞婆婆”。记得我刚踏入校园便收到俞婆婆用纸做的一朵小红花。头发花白却神采奕奕的俞婆婆总能轻松剪出一朵朵小红花,初上讲台的我不明白做这么多小红花有什么用。后来,我得知学校老教师都是凭借这朵小红花鼓励了每一个学生。但我并不这样认为,作为一名新教师熟悉教材才是当务之急。

俞婆婆的小红花

因为经验不足,我在教学中很难突破重难点,哪怕做了充足的准备和总结,讲满一节课,学生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反而变得无精打采。我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惫。

听课的俞婆婆看出了我的窘境,疾步走上前,轻声对我说:“你看看我怎么上。”她随即举起一朵小红花,说:“孩子们,这有一朵小红花,我会贴在谁的书上呢?”全班仿佛被按下了开始键,孩子的眼神亮了,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

为什么前后差异如此大?我仔细听,发现俞婆婆的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深入浅出,她讲课的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山间的清泉缓缓流过心田。当看到小红花贴在学生课本上的一瞬间,我的眼睛也亮了。课后我急匆匆跑去向俞婆婆讨教,在她的指导下,我不再过度关注教材和进度,而是全身心面对孩子、关注孩子。

那段时间我似乎变成了俞婆婆的学生,在她一次次指导下,我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会了在课堂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穿插不同的内容——当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我看到了孩子眼中专注的神情,也看到了他们踊跃举起的小手。

在一次次尝试中,我摸索出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同时,我的课堂也渐渐有了更多小红花,有的贴在孩子的课本上,有的贴在孩子的书包上,还有的出现在榜样墙上……一朵朵小红花鼓励孩子不断进步,也见证了我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学校“语文阳光杯赛课”活动如期而至,作为新教师的我也在名单之中。准备过程中,从选课到磨课,一字一词我都与俞婆婆探讨。无数次,我在电话那头向她请教,有时是顿悟后的喜悦,有时是焦虑的诉说,有时是无奈的求助,我的分享总有人倾听,困惑总有人指点,无奈总有人陪我一起化解。

赛课结束后,我明白了成为好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制作精美的课件,不是用华丽辞藻堆砌的教案,而是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喜爱。那是一种从内心迸发出来的热情。

我开始弯下腰,耐心地教孩子。讲完《两只鸟蛋》一课,孩子们都说“那天的赵老师很像俞婆婆”,有孩子对我说:“赵老师,我喜欢你的课,送你一朵小红花!”下课后,我还收到俞婆婆递来的夹着一叠小红花的课本。

我买了一个小花瓶,又给小红花做了枝干插在花瓶中,摆在办公桌上。每当工作累了,我就抬头看看小红花,胸口顿时泛起一股暖意。在教书育人这项事业上,我还是一名需要持续学习的学生。而我从俞婆婆手里接过的不仅有小红花,还有那孜孜不倦的教育热情和对孩子的爱。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