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德育工作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之后的一大创新点,学校应当重视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使其成为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高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老师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教育者的角度,通过教育的手段,更有利于高中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也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素质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智育的基础上融入德育,更能训练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感。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尤其是高中学生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动力,所以,加强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高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其积极意义,德育无论是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来讲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一、德育工作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于高中学生的思想加以规范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通过教育的形式紧密结合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实际,帮助学生身心更好地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时代的发展,体现出了时代感和实效性,也就是与时俱进的特点。如何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一个班主任老师应该研究的问题,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德育越来越凸显出其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德育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学校作为育人的基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格修养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老师向学生渗透德育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目标,塑造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老师是领头人,对于学生的发展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德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确立坚持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理念,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一代四有青年。所以,学校教育的开展实质上就是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于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各班组织开设德育课程和主题班会
德育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一类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所以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展开的一系列教学,为了符合素质教育,为了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可以由高中班主任老师组织开设德育的课程,或者直接由一些专修思想道德修养一类学科的老师担任班级的班主任,这样能够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也更有利于班主任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
2.打开学生的心结,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关键。班主任要懂得以心灵赢得心灵的道理,要经常与学生交谈,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向学生发话,尤其是对那些早已对老师有成见的学生,更要用真情来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关心他们,是为他们好,让他们对你敞开心扉。
3.班主任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班主任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还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参与社会上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而这些意识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的基础。学校定期让各班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把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每年三月份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好人好事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进行祭扫烈士墓,建军节国庆节等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企业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4.班主任要协调好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高中的学生来讲,整个生活就是由家庭和学习构成的,如果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帮助协调好家庭和学生两者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班主任老师的介入从一定角度上来讲会帮助家长消除一些误会,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争吵,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班主任担负着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中班主任应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并做好个别教育工作。高中班主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用科学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