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徐旭艳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学校是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真人的场所。
孔子说过: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教育是多元化的,没有最好的、单一的教育样板可以让教师照搬。在班级管理中,也用得上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有效才是硬道理。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要把班级管理搞好,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有位教育家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很有哲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厌学、愚钝、不守纪律、班级散乱等等,总有导制它产生的原因,但归根到底也是教师和班主任的失职或无能。如果一个班主任百分百地献出真情爱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我坚信这个班级一定会成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
一、构建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包括:学校宏观规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日常管理、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是执行学校的相关政策、措施,把握班级管理的主导思想,明确管理方向与目标,定期评比班级管理的绩效。然后要求科任老师与班主任一起按校方总体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具体指导班级建设。其中班主任负最大责任,科任老师也不能置身于管理之外,教书与育人是分内之事。最后还要求学生自我管理。学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只有调动其主动性,才能有效地逐步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视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力。
二、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里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三、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班级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班干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过去十几年,我提倡的是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现在提倡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提倡建立一支班级骨干队伍,这个范围比“班干部”要大得多。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上都存在着个别差异,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个性特点。要辩证地认识个性差异,仔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发展水平,从不同方面调动个人的积极性。青少年随着身体发展成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个性也逐步得到发展。班主任应切实关爱每个学生个性的张扬,并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成为班级骨干。
四、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同时班级活动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也可以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成长。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了要具备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外,还须具备恰到好处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班级有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