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课堂:课堂让人过分投入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我是一个很容易沉醉在课堂氛围里的老男人,与稚气而思维活跃的学生在一起开心,与知识和智慧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信仰进行仪式般的交待,这些都让我过分投入,所以我常常会上完一节课,就感觉疲惫。当然,这种疲惫,除了过分激情之后的透支外,还有从课堂这样纯洁的圣殿复回归凡俗的尘世,便会让我的心理悲伤起来。心理的哭泣,一滴泪堪比百滴血。
我很乐意于和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发现他们的智慧之光,然后不吝赞美的语汇。我很乐意于给他们展现历史的、艺术的、学术的生动图景,欣赏他们充满惊奇的面容。我很乐意让他们头顶有一片灿烂的天空的同时,脚下感知一片厚实的大地,观察他们进步的舞蹈。我认为课堂应该是宏大而精美的,应该是充满美学、德性与智性的高雅圣地,师生都应有一种朝圣的情愫。也因此,我会过分投入,期望将散布于他们的任何信息,都能生发出灵魂的歌唱、思维的共振、成长的光大、素质的启蒙、美学的飞翔。我拒绝庸俗,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幸福而兴奋、激越而忘形;我会与他们共同度过生命的一个线段的长度,我享受我的生命,同时享受他们的生命;我会用指挥棒引发他们这些乐手的乐章,更期望他们将我的生命激活,从而我不落寞;我会挖掘一座座金矿,让他们这些本色的金子在课堂上放光;我会做到每节课都赞美他们、发现他们、促进他们,否则我会内疚、惶恐不安。
因此我自觉很陶醉很自然很享乐,其实已经很透支。将平生所学、半世所思,如此疾风暴雨、排山倒海、大容量式的贡献出来,我的脑细胞会因为亢奋而灼热。有时候又必须隐忍着、莽汉绣花、高山下修园林似的娓娓道来、溪泉灵动,这个时候,我的心就会充满阻滞感与阴谋感,于是心脏的压迫空前。然后我会感觉自己很空虚很虚无很虚度很心虚,然后我会很惭愧很汗颜很渺小很自责很自勉。我于是走在经典的道路上,追求每节课做到课件经典、知识经典、灵魂经典、互动经典、语言经典、学生发展经典、氛围经典、全局的细节的经典等等等等。为了经典,我将自己囚禁在知识的海岛上,封闭在庸俗不堪浊世的外面,我自感背着书籍的经匣,走着一条不同于别人的孤独而高贵的道路。我孤独地走着,因为孤独而感觉自我存在,感觉上帝在我的前面审视着,感觉怀疑一切与理解一切。
因此我有另一种意义的透支,这种过分的投入我从不放在天枰上称量得失。如若称量的话,绝对不放置在称量金钱利禄的天枰上,而选择将学生作为称量的天枰,选择将国家与民族、正义与自由作为称量的天枰。也因此,这种透支与投入,天然地包含着选择的边界。我选择扬起自己信仰的头颅,而拒绝向被污染的河流和山丘低头。
我选择与学生在一起。我过分地投入,这是命注定。阳明先生说:“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诚然。透支是对良知的呼应,过分地投入是对天命的礼拜。
所以,我每上一节课,走在路上,便很容易感觉到过分的投入之后的疲惫。此生在疲惫的世界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