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麦田守望者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关于支教,或许有一些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暴力慈善,或许有人会说,支教不过是打着慈善的幌子的“施舍”罢了,但作为一个“局内人”的我,是极其鄙夷这些观点的,鄙夷这些空洞、纸上谈兵的“局外人”,哲学上说,实践出真知。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终于,在离开的前一天,开始回顾这个暑假。 一次贵州之行,一个简简单单的支教之旅,却让我思考了若干。对于贫富的差距,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对于山里人的淳朴……此刻,我记下了这些。
8月4号下午,我跟随中国石油大学的各位志愿者们一起向贵州出发。坐在去往长沙的火车上,我心中无限期待着为期20天的支教生活。翌日,又经过约4个小时的大巴颠簸,我们这个小队终于抵到了印江县。我们一到那,就受到了小学校长的热情款待。我们是来支教的,却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款待,都搞混了谁是付出的一方。这就是山里人的热心。为了报答这些可爱的人们,我们这些志愿者更要拿出更多来。
第二天早上,我们为学生们分好了班级,就和学生们一起打扫,然后竞选出班委们。下午就开始正式上课了。这里的孩子们要么是活泼的孩子,要么是乖巧的孩子,都是讨人喜爱的孩子。看着这些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上课和听课都变的那么有意义。或许印江比起西部某些地方来说,不是很穷的。但是支教最重要的就是能为当地孩子做点什么,让他们生活的更好。
我主要教英语。 因为英语是小学基础教育开设课程,所以这次支教的英语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对于初中班的同学们,主要教音标、英文诗朗读,借此纠正他们的英语发音,有好多同学的英语口语带有较重口音。
通常情况下上午会去周围村民家买菜,十六、七个人每天的花销在20元左右,并不是没有钱去买肉吃,只是为了节约公费,这样可以把钱花在更多地方,花在更多的孩子们身上,比如买文具、买书等。我们分组每天轮流洗菜、切菜、烧菜,谈笑说趣、切磋厨艺,建立了友谊。 放学后,最快乐的事莫过于送孩子们回家,去孩子家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境生活条件,尽管山路崎岖,但是也增添了不少乐趣。
8月22日支教迎来了尾声。我们与同学们一起举办了一场文艺汇演。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依然残酷的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留下的也许还有足迹,带走的却只是回忆。悄然消失的时间,带走了我们在何家小学的19天,不希望将曾经在那留下的足迹也一并带走。支教留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另一个别样的蓝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温暖,知识的力量,社会不断进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现象。
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
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的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或许有一大堆可以让自己骄傲的事,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