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点符号用法讲座:连接号的基本用法和常见差错

(2022-04-28 21:41:01)
标签:

语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一)连接号的基本用法

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3.2形式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占半个字符位置)、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符位置)三种。

标点符号用法讲座:连接号的基本用法和常见差错

3 基本用法

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a)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

示例2:参见下页表2-8、表2-9

b)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示例3:安宁里东路26号院3-2-11

示例4:联系电话:010-88842603

示例52011-02-15

c)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6:吐鲁番-哈密盆地

d)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7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e)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示例8shushu-xiàoxiào(说说笑笑)

示例9:盎格鲁-撒克逊人

示例10: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示例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3.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a)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示例2201123日—10

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示例42530g

示例5:第五~八课

1. 表示连接。连接相关的汉字词、外文符号和数字,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1)连接两个中文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示例:原子—分子论物理—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焦耳—楞次定律万斯—欧文计划赤霉素—丙酮溶液煤—油燃料成型—充填—封口设备狐茅—禾草—苔草群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芬兰—中国协会一汽—大众公司。

2)连接外文符号,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应用半字线)。示例:Pb-Ag-Cu三元系合金。

3)有机化学名词(规定用半字线)。示例:d-葡萄糖a-氨基丁酸1,3-二溴丙烷3-羟基丙酸。

4)连接汉字、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组成产品型号(可以用半字线)。

2. 表示起止。连接相关的时间、方位、数字、量值,中间用连接号。

1)连接数目,表示数目(生卒日期、量值等)的起止(科技界习惯用浪纹)。示例:孙文(18661925200300千瓦20%30%1530-40-30199719981997年—1998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

2)连接地点名词,表示地点的起止(不要用浪纹)。示例:北京—上海特别快车北京—旧金山—纽约航班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 表示流程。连接几个相关项目表示事物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也可以用两字线或者箭头。不过箭头不属于标点。示例: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邮局汇兑的基本过程:汇款人→收汇局→兑付局→收款人。

(二)提示

1. 连接号的常用形式为一字线“—”,占一个汉字位置。此外还有半字线“—”和浪纹“~”。

2. 中文半字线连接号与西文连字符(hyphen)长短不同,不可混用。

3. 用于表示时间、数字、量值的起止,一字线与浪纹的功能相同,出版物可选择其中一种。科技文章常出现负号“-”,为避免与一字线勾连,一般习惯使用浪纹。

4. 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5、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示例:5公斤~100公斤(正)

5100公斤(正)

(三)连接号使用常见差错

1. 连接号过长,处理作两字线。如:

*1986年太阳能研究所从加拿大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复合生产线。(“铜——铝复合生产线”应改作“铜—铝复合生产线”)

2. 连接号过短,处理作半字线。如:

*您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腰围减了2-6厘米。(“2-6厘米”应改作“26厘米”或“26厘米”)

3. 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如:

*610日—710日,凡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诺基亚手机者,即可获赠精美礼品。(“从610日—710日”应改作“从610日到710日”或者“610日—7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