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三个步骤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张金花
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当了20年的小学班主任,我深深地体会到:班级管理,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的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讲究策略尤为重要,好的策略能使班级管理如鱼得水,我在此谈一谈小学班级管理的三个步骤:
“成功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的自信与自尊。”因此,教师制订活动计划过程中,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不能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要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然后注重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每个学期,我的班级都会在校“争做文明班队”活动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喜欢的“争做每周学习标兵”活动。这个活动由学生自己负责登记、自己刻星,每位学生每天有20分,表现好的加分,表现差的则要扣分。到了周末满120分的学生可在“争星栏”上刻一个星,且被评为“学习标兵”,然后从中再选出每周“十佳学习标兵”,评出的“十佳学习标兵”作为下周的班干值日,这样既发挥了榜样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开展活动时要考虑班级的差异,因班制宜,不强求一致。
二、讲究策略,重点管理
小军是我任教的六(7)班的一名学生。据生活老师和学生反映:小军来学校时没有家长陪同,也没有到生活老师处登记,放下东西就走了。通过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努力,几天后才在一个网吧找到他。原来,小军上了一个暑假的网,根本无心上课,拿着家长给的50元钱又溜进了网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决定:先叫小军回家反省,写一份检查,并且告诉他的父母,没有陪同孩子,拿钱给孩子让他自己报到也是他们的不负责任。后来,小军母子分别到教师讲台主动要求检查了自己的过失。事后,我和小军进行了一次交谈,我说:“你如果继续上网,不好好学习的话,对得起你妈吗?”小军似乎有所触动,后来,我经常关心这个孩子课后的去向,在同学的监督和我的关注下,小军渐渐改掉了逃课上网的毛病,也爱钻研学习了。
通过这件事的启发,我发现及时有效的教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教师敏锐细致的观察力,班主任要用诚挚的爱心、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来亲近学生,让学生逐渐在关心和爱护下被感化,进而愿意学习。
三、家校配合,协助管理
“孩子的问题不是头脑智力问题,而是动力问题,是习惯问题。不研究孩子就难以深入教育孩子。”我认为,要研究孩子,对家长的情况也要有所了解。要想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必须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教导,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1.电话汇报,触动学生
我班上有一个家长热线,是我和家长沟通的热线,每晚八点开始。班上的小俊有一段时间总评不到“学习标兵”,原因就是早读不认真、上课说话等,学习成绩也落后了许多,他的家长很着急,专门打电话询问原因,我便及时将小俊的情况反映给了家长,经过多次和家长的沟通,我和家长之间形成了互动,小俊渐渐地改变了,学习变得认真起来。
2.家长电话先打给老师,然后反馈给学生
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我接到一个班后,就会把班上开展的活动告知家长,然后请家长经常与老师电话联系,再把情况反馈给学生,给学生加油鼓劲。这种方法最适合住校班学生,因为他们的家长在外打工,几个月难得见上孩子一面。我班上的小超有一段时间学习积极性不高,整天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我了解到是因为他已经一个学期没见上父母一面了,平常电话也很少打。我和他父母联系上了之后,让他父母每周打一个电话给我,多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再打给小超。这样,小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
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然而班级管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真心关怀,客观评价,以满腔的热情,促其奋进,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来源:思想者园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