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王丽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来建立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因为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使他们受到启迪和教育。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参与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也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探索和尝试,与同行商榷。
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班级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级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级,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必须在思想上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并让学生认可,才能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可能。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容易冲动,所以在我接收班级的第一个会上,就坦诚向学生明示我的处世原则,三个字:礼、理、义。礼是指以礼待人,理是指以理服人,义是指以义交人。同时,又对他们进行宽容教育,告诉学生,“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看的很重的事情反而会看的很轻。”看到学生们思索的眼神,我知道他们的心灵已经受到了震动。这样的教育为后来形成一个团结、友善、尊师,上进、刻苦学习的良好班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班级有了目标,关键是如何使其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目标。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不是出于强迫,而是出于他们的自愿,学生们在心理上都有独立自主,主动参与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求若能得到满足,就会对由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合作的态度。为了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让学生轮流当班干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管理的机会,启发学生自由发言,并召开假如“我是班主任”的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不同的管理方法,教师采纳好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为他们列出了书单,以人物传记为主,包括一些杂文,小品文等,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你买一本,我带一本,并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领会书中的道理,在班会上,同学们能够由衷地谈出读书心得,从中受到教育。
开展这些活动之前,我先对学生讲清道理,使学生理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并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广泛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后实施。这样做首先获得了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
在制订班级其他规章制度时,同样也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维护者。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较好方法。
二、要给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
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有实实在在一系列符合学生实际的参与形式。我在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自己也利用寒假期间为学搜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都脍炙人口,发人深省,有的感人至深,有的诙谐幽默。每周我都将几个故事发给几名学生,让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回家准备,周一班会站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语言给同学们讲出来。同时我又根据班级随时出现的问题,把有针对性的、有启迪的故事节选发给不同的学生。我们班有个学生与同学们相处时比较自私,同学们对他反映很大,影响了他在班级中的威信,我就把一篇关于“善待别人”的小故事交给他讲。在讲故事的同时自己感悟到“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他开始讲的时候,同学们就在下面有些窃窃私语,到了后面他已经若有所思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课后,我单独找他谈了话,很快的,他就认识了自己处世方面的弱点,而且一再保证以后要学会和同学们好好相处。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既受到了教育,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受到很好的效果。
每次班会之后,我要求学生们根据故事内容得到的启发写一篇日记。学生们从最初的错字连篇,语言空洞,到文体有骨有肉,联系实际,真情实感,进步之快,超出想象。学生在日记中写出心里话,使日记成了我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同学们拿到老师为他们一字一句修改后的材料,都非常珍惜,从心理上认可,形成了一个主动要故事,抢着讲故事的局面,使班会开得热烈、有激情,经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发自内心的笑声。当我看到学生们由最初的扭捏、拘谨到后来的大方、自如这一成长过程,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和喜悦。通过各种形式的给兑,人人都有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团结、向上的精神,形成良好班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班级的各类活动,重在学生参与,所以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良好的参与习惯变成一种素质,这是一个有凝聚力集体的内在因素,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班赵子明同学,在家里娇生惯养,性格骄横,对集体存在着很强的敌意,不愿受制度约束,处理同学关系的能力很弱,欺负弱小的同学,在学校里造成极坏的影响,不顾集体荣誉,班级同学非常反感,在这个集体中基本失去了威信。为了改变他的坏习性,使他能真正溶入这个集体,我经常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促膝谈心。同家长配合教育疏导,并在班级为他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让他充分体会集体的温暖。让同学们理解他。他渐渐地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思想意识有了转变,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能主动参与,并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了自信,每次日记他都能认真的完成,还主动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途径,他确实变了,他开始热爱这个集体,并在思想上,行动上完全溶入了这个集体,同学们为他祝贺,真挚地接纳了他。
学生工作繁杂,班主任工作博大,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认为,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建设的工程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要进行规范化教育和疏导,是班主任的职责,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要给予激励、尊重和爱护,在集体活动中,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多动脑筋,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机会进行锻炼,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间架起相互信赖的桥梁,只有用师爱的暖流灌注到学生的心田中,让后进的同学溶入班级的集体中,共同进步,共同向上,才能使班级集体更有凝聚力。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