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张文景
首先,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典范”,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班主任要作好学生的表率,要以身作则。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出:“教是为了不教。管也是为了不管。教与管的精华,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那才是班主任的最大成功。”优秀的班主任绝非是一个一直徘徊在教室门口站岗督查忠于职守的“警察”。班主任要以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要做的,班主任绝对不做;要求学生出色地完成劳动任务,班主任一定要亲自参加。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只是一贯对学生进行说教,取得的效果往往是并不理想的,在特殊的场合,尤其是在学生面前班主任要勤“动手”,我觉得老师“动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譬如,你弯腰拾起一片纸屑扔进垃圾箱中,学生会在见到纸屑、枯叶时下意识地拾起来丢进垃圾箱里;你和同学们一起吃中饭,饭后及时把课桌上的饭粒清理干净,学生们也会照做。学生会在老师“动手”过程中受到启发,领悟道理。
其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管理的灵魂,要让学生有着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好的班级,在一个好的班级里学习,孩子就能健康地、迅速地成长。这是一切受过教育、关心教育的人们的共同认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位富有爱心和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班集体还要有一个奋斗目标,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像轮船毫无目的的航行在茫茫大海上。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班级奋斗目标相统一,一切言行都自觉服从于班级奋斗目标,坚定信念,自强自立,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现集体目标与同学的自我教育过程中,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都能使同学们分在班集体中分享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强而有效的巨大凝聚力。
再次,在班级中培养一种和谐的气氛,让班级充满生气和活力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在扮演教师角色的同时,也扮演着家长的角色,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心灵美好的教师总是对学生宽宏大量、与人为善。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阔的胸怀能包容一切。班主任应宽大为怀,切勿在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要有以德报怨的雅量,那时别人会因为你的宽容而感到快乐,而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愉快和幸福。例如:学生生病时,班主任应给予关心;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应该给予鼓励;发现学生情绪不对时,应该给予诱导。这样便会逐步形成和谐的班集体,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师生和睦相处,快乐的学习、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
有强烈的自尊心、荣誉感,有为大家服务的愿望,有搞好工作的热情,这是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的心理基础,班主任应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使用。一般情况下,班干部上任后责任感较强,“当家作主”的愿望较高,但他们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组织才干都处于学习、积累阶段,此时班主任要适时加以具体指导,和他们共同分析、讨论班上的现实情况,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工作方法,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班主任就要依靠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使他们积极地协助自己开展工作。但是,如果只使用不提高,班干部容易滋生优越感,逐渐失去基骨干作用,对班集体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对班干部既要大胆使用,又要注意提高要求,使班干部自身不断进步。这之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为全体同学服务的思想,坚决杜绝特权思想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总之,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劳动与汗水!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