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中的成长——浅谈初中班级管理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刘杰
似水流年,进入校园已五载光阴,记忆里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折磨也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豁达。在那段班主任的生涯里,我仿佛着魔般地用托尔斯泰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来安慰自己,也许也有人问我,你的家庭有什么问题吗?不,那时候我的“家”就是我的级班,我的学生就仿佛是我的孩子。
初入师坛,学校给我安排的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上课,如何管理班级,老师的谆谆教导时刻不敢忘怀。比如说“要和学生保持距离,不要姐妹混谈”“对待学生,从一开始就要严要求”……当我第一次带班时,一点也不恐慌,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帮师傅看过班,处理过简单的班务,以为掌握了程序就会把一切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我们班的学生,只要着装不合格、表现懒散都被我严厉警告了。虽然心里因为有了责任会有些累,但是觉得生活充实,有一股子干劲让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可是好景不长,学生对老师试探差不多了,很快掌握了阴奉阳违的“诀窍”,任课教师纷纷反映学生上课纪律差,上课时要花时间维持纪律,听课的老师也戏谑班里的学生“活泼”。等到我亲自出马听课时,他们又是一片默然。我只能严格要求他们的行为习惯,重视各科学习,不能有主次之分,没过多久我就在校园里声名远扬了,在操场上声嘶力竭的是我,在办公室言辞凿凿的是我,与学生争锋相对的也是我。班级的问题更多地出现在男生身上,他们异常活跃,喜欢捉弄女生,喜欢打篮球,他们的爱好很广泛,但不包括学习和守纪律,我经常和带头的学生“战斗”起来,但每每效果不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令我头痛的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在学期末,数学老师很不客气地告诉我,我们班的班风很差,这次考试一定垫底,我当时就有点控制不住,脸上虽然挂着微笑,但眼眶都已经红了。想想我这个学期都干了什么,早上7点到校,跟学生跑操,变花样地收作业,与学生谈话做工作,请家长沟通,动员班级的力量开展各项活动,总是在堵与防之间挣扎,结果除了卫生还看得过去,最看重的学习却一筹莫展,课堂纪律也没什么长进。回家后,我茫然地坐在沙发上,眼泪成珠地往下淌,我想起了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那段话:“整个一生我都想和大家一样,但是世界披着优美的衣裳,却不来倾听我的痛苦,于是我只想,像我那样。”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就跟班里的学生“争斗”到底了,老师们每天告诉我问题,我不断地解决问题,我很想让别人告诉我怎么做,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后来我才明白,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完全适用于自己的麻烦。在这群男生中,有个叫小钱的学生最让我痛苦,他成绩不坏,班里能排十几名,有一副好嗓子,曾经在校园歌手大赛中以一首儿歌《卓玛》获得第一名,那嘹亮的歌喉,既让我感叹,又苦苦思索收服他的办法。他有个很不好的毛病,总喜欢打扰女生,女孩子都到我这来告状,他也是最喜欢起哄的学生,旺盛的精力,总是让我筋疲力尽。我和他的对峙,从办公室的谈话延伸到父母座谈,终于我发现可以利用他的优势来控制他,那就是他的歌喉。我慢慢地在课堂叫他给同学们朗读课文,或者和女生一起分角色表演课本剧,这个方法还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班的课本剧邀请年级老师观看,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小钱的朗诵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可是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当我以为这种痛苦会成为永恒的折磨时,老师们告诉我,班里渐渐安静下来了,我渐渐觉察出是小钱的改变带动了班级的成长,学生仿佛也像长大了,认真开始学习,成绩也渐渐和其他班看齐。
回首往事,我一直不停地付出,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有用,很想把心都挖给学生,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帮助他们进步的人,是一个好的班级管理者。我的方法虽然笨拙,但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做好养成教育比追在他们后面求他们学习更为重要。到了八年级,幸福的花终于开了,我们班的班风端正了,大多数学生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对于班里的个别差生,同学们也采取生活中亲近,学习上的帮助的策略,使他们渐渐走上了正轨。尽管也会有一些小变故,但却再没有影响班级的正常学习。到初三时自习课我再不用进班了,因为根本没有人理我,大家或互相讨论,或埋首学习。蔚蔚学风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带动下,我们终于攀升到了年级第二,一批学生也最终以理想的成绩进入了心目中的高中,我的使命也告一段落。
在这三年里,我如同一只蝴蝶般经历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过程,我痛苦地蜷缩在茧中,不停地挣扎,只要想到有一天我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就不会放弃,我相信这一切都是试炼,最终我将破茧而出,随风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