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给他“掌心蛋糕”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终于挨到了发工资的时间,因为上个月的提前透支,只好借了好朋友的钱给生活买单,不过照样花的心安理得,哈哈。
去银行取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没走出家门,PP看见我手里的工资本,激动地大吼:“你弄来钱后,快带我我蛋糕店!”
遂想起,近些天来PP不止三次对我提起蛋糕店正出售一种“掌心蛋糕”,还说他们班的小朋友几乎全尝过了,好吃地让人受不了,哈哈。
我说,既然受不了,就别吃了,我可不想看见你受不了的样子。还说,现在我们是借钱花的,要买必须的东西,不太必要的,就只能等到领工资时再买,你看你能不能等两天?
其实,我就是不想太惯孩子好吃的习性。
PP听到我的婉言拒绝,现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佯装看不见。
取钱回来,我决定第一件事,就是带上孩子去蛋糕店。去的路上,PP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小屁股一扭一扭地乱动弹,还哼起歌谣来呢,可以想出PP的心情真是心花怒放。
“掌心蛋糕”做得精致漂亮,店员阿姨不住地自卖自夸,说“这蛋糕卖遍了街道上的大小孩子,天天做不上卖的。你现在才来买,真是失职的妈妈。”
我只是默然轻笑,没回应。
临走时,我给她说,“给你这蛋糕做个流行语广告吧,就叫‘爱孩子,就给他掌心蛋糕’”
其实自己心里明白,我出得分明是一损招,什么流行广告语啊,不过套用了05年张学友主策的音乐剧《雪狼湖》在郑州打出的广告噱头——“爱她,就带她去看《雪狼湖》”,没想到,这句话却惹上一场官司。男青年小付因为无法满足歌迷女友芳芳看“雪狼湖“的愿望,而浪漫女友却被这浪漫广告词迷了心窍,在无法一饱眼福后,决绝分手。小付认为自己失恋,全怪广告词误导,于是上法庭讨个公道!结果固然败诉,却给世人一时留下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我想店员阿姨挺健谈聪明的人,应该猜得出我的别有用心吧,想必不会被我这馊主意也迷了心窍,动起真格来,那我可管不了,哈哈
在这个物欲横流、利字当头的社会里,感情的天平大多都离不开财物的砝码去平衡,那些利害关系户之间是缺了财物供奉就会“断了欲望烟火”。但爱自己的孩子,尽能力让其吃饱喝足穿暖,茁壮成长,是所有深怀舐犊之情和责任感的父母每天力行的自然事,不能说,给孩子钱多就是更多的爱孩子,这无疑是个歪理。至于“爱孩子,就给他掌心蛋糕”的花花包装论也就一戳就破了。
第二天,路过那家蛋糕店,PP又耐不住嘴馋,嚷着还要去吃。我说,“孩子,那奶油吃多了对健康不利,再说了,妈妈每月只能领一次工资,你最多只能每月吃一次,这是我给你的规定。”
“你领的钱太少了是吗,买不起更多的掌心蛋糕?”PP歪着脑袋眼巴巴的望着我问。
“是的,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去天天吃掌心蛋糕。所以你要懂事些,好东西要隔一段时间去吃,不能任性地天天吃。”
我说这话的时候,看到PP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心里欣慰之余,继而想起一段对话中的几句:“儿子第一次说要吃肯德基,我为了实现他这个首次的愿望便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可没隔两天,他又要去吃,我就对他说,儿子,别那么馋好不好,爸爸妈妈没这么多钱,没法让你天天吃肯德基。。。。。。。”
“肯德基,也不是什么绿色食品,第一次也可以不给他买的。”
“如果第一次我拒绝了儿子的请愿,他势必会陷入自卑的幽谷,因为是第一次,我要力所能及地让他有所尝试到。但第二次的拒绝是教会他认识并接受现实的清贫,从小懂得不能被无尽的物欲控制,要适应清淡的生活。”
我深深懂得了这出自肺腑的对孩子的理性挚爱,所以,在掌心蛋糕的诱惑面前,我借鉴学习了这番感动我许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