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班集体的管理策略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叶飞
高一年级新的班集体组建之后,无论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个体与集体环境之间都存在陌生感和不适感,彼此都要经历接触、分歧、沟通、认可、内化的磨合过程。班主任在接手新的班级后,必须及时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新建班集体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一、创造适度宽松的交流氛围,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
由于学生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以前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对彼此的性格、兴趣、习惯都不熟悉;以及很多学生进入新环境后,都有一种“重新开始”的愿望,渴望在新的环境中能获得同学的尊重和教师的信任,比较注重自己的表现,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们之间主要以座位附近、同一宿舍、上学同路、以前相识的同学为对象建立交往圈子,那么怎样扩大学生们交往圈子,促进大家相互了解和班级融合呢?班主任需要营造适度宽松的交流氛围,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舞台,开展主题班会介绍自己,利用军训、黑板报、国庆歌咏比赛、三人篮球赛等活动促进学生间交流。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希望在集体中得到好的评价的动机,及时提出一些适度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发展目标,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宣传,使全体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塑造自我形象的愿望。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经过初步接触,学生们之间开始出现以学习、兴趣、情感交流为纽带的不同类型的小团体。这一阶段班主任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限制和引导,防止不良团体的形成,避免不良小团体对班集体文化和风气的影响。二是做好班干部的初选工作,选拔出具有较高素质能力和威望的学生组建临时班干部,班主任再根据学生的特长落实各种班干部的职责,明确分工并向全班公布。
同时,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应当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广泛听取意见,耐心沟通,使所有同学不管从情感上,还是切身体验中认同班级管理制度是保证集体进步、个人成长的前提条件。第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以消极方面限制、防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画等号;第四、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
三、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树立“和谐、正直、进取”的班级风貌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样,都有一个形象品质、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风貌,对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呢?
第一,做人要和谐,既要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自己做朋友而不是敌人,克服自身缺点,挖掘自身优点,善于自我调节,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又要求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长关系,保持身心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状态和效率。第二,做人要正直,对人对事都要真诚,不能虚伪作假,不要把虚伪养成为一种习惯,对待学习也一样,舍得付出,脚踏实地,不能弄虚作假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三,做人要进取,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只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不断进步,永恒发展,对待学习也一样,不管成绩好的还是差的,都要有进取心,因为竞争过程就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过程,领先和落后只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个人勤奋努力改变的,这就是我们提倡的集体文化“和谐、正直、进取”。
四、明确班级奋斗目标,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风
随着学生交往不断加深,彼此之间开始建立较深的感情,同学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团体利益冲突开始显现出来,班主任应及时设立班集体发展目标,引导和规范集体的奋斗方向。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可行性,必须是学生能接受并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可利用征集意见、组织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由真实地谈出自己的希望、理想以及对班集体的期待,与班干部一起认真地筛选归纳,并在主题班会上非常严肃正式地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组织学生们集体宣誓,落实各层面的责任目标和管理要求。
五、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集体意识的形成是班级管理的最高阶段,此时学生能自觉地将个人言行与集体的荣辱联系起来,对班集体有一种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主任需要注意:一是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升旗、课间操,晚自习、课堂纪律、收缴作业、座位轮换、文明礼仪等等,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二是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主题班会,将军训期间拍摄的照片和学生们写的军训日志整理成班报,制作成课件配上班歌《我相信》,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三是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调动班内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力争能取得成功。班主任及时给以恰如其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团结、上进的班集体的最终形成。
(来源:思想者园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