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班级管理的创新方法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陈焕
1 正确认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1 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如班级特色——书香班、爱心班、自主班等,根据班级特色制订班级共同目标。例如,在我校创建“快乐学习、快乐活动”特色班集体活动中,一二年级各个班级在创建目标与要求的引领下,富于童真,有“满天星班”、“向日葵班”、“红太阳班”、“小蜜蜂班”、“蓝精灵班”等;三四年级则趋于成熟,有“阳光班”、“雷锋班"、“小主人班”、“文明班”和“SUNNY班”等;五六年级就更富内涵,有“小草班”、“海燕班”、“活动班”、“无敌班”等。各班级再根据特色制订共同目标。如“海燕班”——“抗击风雨,顽强奋斗,奋勇争先。”“大雁班”——“在良好的秩序中,享受学习、活动的快乐。”……
通过调硷统计,我认为,当班级中值得大家信任、拥护的学生较多时,说明班级的凝聚力还没有出现,那么这时就不利于竞选班干部。这时,班主任教师就要进行观察、引导、教育,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调查。当班中有5人左右被大家集中拥护时,就可以进行班干部选举了。在上述调查表中,如果有人选择心里话永远不讲,那么就给我们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因为这类学生最容易出事。同时,班主任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查明确自己在学生中的信任度,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1.3 班级的组织机构要健全,生活要民主。如班级干部要由全班学生共同选举产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在小伙伴心目中的拥护程度一定要高,对不称职的班干部全体学生有权利召开班会讨论免去他的职务。
1.4 集体的规范已经建立起来,纪律自觉,舆论健康,班主任的权威逐步转换成班集体的权威。
1.5 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能当家作主,能从自已的发展需要出发,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2 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2.1 摸清班情——班集体建设的起点。我们经常会用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和谈话法等方法对班级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搜集丰富而真实的资料,为班集体建设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为班集体建设找到起点。
2.2 提出目标——班集体建设的方向。班集体建没的目标是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的依据,是学生期望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所预想达到的成就、结果或效果。任何班级目标都要让班级全体成员知晓,由全体成员通过集体表决确认最后的公认的班级目标。
2.3 开展活动——班集体建设的中介。班级活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从班级活动水平的高低,可以推断出班集体建设水平的高低,它也是衡量班主任专业水平的一把标尺。 2.3.1 强调实践。班级开展活动要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提倡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条件,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间接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拓宽学习空问,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2 强调综合。知识内容上,要综合科学、艺术和道德的深广内容,注意各学科和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既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新成果。活动方式上也要综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提倡实验操作、走访调查、讨论、观察、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等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2.3.3 强调探究。班级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只要定好目标,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只有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他们才会有更新更美的收获。
2.3.4 强调体验。要引导学生细心体味活动所得要从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入手,带领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社会、在感悟中认识自我、在实践中增强素质。
3 把握优秀班集体的工作理念
“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这是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云增教授在讲《班主任专业成长》时让我颇受启发的一句话。这句话教导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要善于思考、有所创新,提倡不拘一格地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