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集体建设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邵拥涛、高芸芸
一、以信任为基石,让教室变成孩子们的“心灵港湾”
学期初我把“真诚面对,沟通无限”几个鲜红的大字贴在一进教室的显眼处,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孩子们进入教室享受的第一道精神大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绝对能做到”作为我的期待和肯定广泛运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都能满怀自信地有责任地应对。在各个阶段我通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我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在“我很重要”的心理辅导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一个个多彩的家庭,家庭成员里面各有各的分工,他们集体亮相时,我在为他们独特的创意喝彩的同时,也为他们之间的融洽而感动。这些学生面对面的交往,在班级里创设了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使班级成为学生愿意倾吐心声,愿意真诚面对的心灵的港湾。
二、以班级活动为纽带,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洗礼中茁壮成长。我通过家长委员会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阳春三月我利用周末集体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在广场上放风筝,在徐徐的春风中放飞自己今年的梦想;端午节家长委员会选派一名家长到班级里向孩子们讲述传统文化知识,教孩子们包粽子,在粽子的香味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韵味;过元旦了,我和家长委员会商量在班级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包水饺,经过家长的指导,孩子们吃上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室里到处水饺飘香,笑声盈盈。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他们的能力才会有更大的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才会不断攀升。在我的引领下,家长们献计献策,用我们共同的力量在班集体中开展了五彩缤纷的活动,使孩子更加喜欢这个班,喜爱班级里的一切。
三、以童心“悦”读为抓手,让读书成为引领孩子心灵成长的明灯
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亲子共读共写。在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下,我们的童书阅读很快地开展了起来,经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亲子共读,亲子共写已经初见成效。如果说低年级的读写需要家长的指导,那么到了我们这高年级共读共写已经成为家长们发自内心的事情。家长们感受到了书籍的芬芳,成为了共读共写活动坚定的支持者。每一期读书手抄报上都有了家长和孩子心灵的共鸣,在他们共同参与的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心灵贴近了,他们的角色超越了陪伴,而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在阅读中飞翔,从而为我们的书香班级培养了一大批“小书迷”“大书迷”,孩子们尽情地陶醉在书籍的海洋中,乐不思蜀了。可以说书籍带给了孩子们广阔的世界,孩子们足不出户,却已畅游世界。
四、家校合作成为孩子幸福人生的双保险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们班就有家长们开办的“奇趣课堂”,通过这些家长自己具备的特长和技能,给孩子们带来在学校里不曾学过的知识,我们在上完了一堂“趣味象棋课”后,有个学生曾在他的日记中写下这段文字:“我以前老看到生活区里,有些老爷爷在那里下象棋,一蹲就老半天,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今天听了董爷爷的课,才知道这象棋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奥秘,我懂得了‘马后炮’是指做事慢一步的的人,知道了‘将他一军’是什么意思,在和我同桌杀完了几局之后,我感觉到我已经迷上了象棋。”一个暑假之后,我们班举行了首届象棋大赛,学生报名比较火爆,通过一轮轮的晋级,诞生了我们的第一届象棋王。有这么一堂“忆苦思甜”课,一个孩子的爷爷讲了六七十年前,他们的童年生活,把那些从未出现在孩子们印象中的生活片段给孩子们描绘出来,因为是老人们的亲身经验,所以老人讲得声情并茂,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还不时地和老人进行交流,课后,孩子们感触很深,懂得了祖辈们的艰辛,懂得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场忆苦思甜的教育就在这润物细无声中赢得了精彩。
在信任的基础上,在如火如荼的班级活动中,学生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一路走来,创造着,收获着,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的力量。看着学生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享受着家长们全力地支持,作为班主任的我不禁感慨万千。心有多大,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我相信我可以把班级的领域扩展得很大很大。我要做一个充满智慧的班主任,让我的孩子们满载着梦想去创造奇迹,让他们从我这里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