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和谐班级要坚持三原则协调四关系

(2022-04-05 13:28:00)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巩新清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的乐符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级才是优秀的班级。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把构建一个和谐班级作为管理目标。坚持原则,班级师生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班级很融洽、很安全、很自豪。它应包含四个方面: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间、家庭与学校的和谐。

构建和谐班级要坚持三原则协调四关系

一、“和谐班级”构建的原则

1.1 “亦师亦友”。身是老师,心是朋友,做一个不是老师的老师。在身份上,维师道之尊严,作学生之表率;心灵上,与学生融合为一,想学生之所想。

1.2 “宽恕一切”。学生是孩子,总会有错误,更何况“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已”,宽恕他们的过失,但不可纵容。

1.3 “发展的眼光”。做任何事,都应看重过程,淡化结果。“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班级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只要尽心尽力,总会在过程中淡化,在过程中解决。

二、和谐班级主要体现四个关系

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间、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在这四者之间,班主任是核心,是桥梁。一个和谐班级的构建离不开班主任在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离不开班主任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2.1 协调好课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多班主任可能觉得当班主任只要管好班上的学生就行了。至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关系不大。但按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双主体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同样是主体。在班级管理中,任何忽视课任教师教育功能的看法都是错误的。良好班风的形成与一个有团结而乐于奉献的课任教师队伍是密切相关的。

为此班主任必须统揽全局,为班级的发展制定必要的规划和目标,课任教师的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班级的发展。班主任应该艺术性地做好科任教师的工作,使科任教师产生归属感、并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上几节课。只有这样,科任教师才能立足于班级发展的整体,而不是只盯着本学科。否则,科任教师服务于班级的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同时班主任必须有效地化解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不能为了安抚一个教师而对另一个教师评头论足。科任教师之间,问题比较多的就是学习时间的分配和作业的布置了。要尽可能地充分讨论,统一意见,拿出具体的方案,使各学科的时间安排都有章可循。

2.2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同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如果课任教师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去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3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观反对将学生个人组织化,它期待学生个人能成为教育的中心。关注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老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在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高峰体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首先必须建立规范、合理、适用的班级管理制度。只有适合学生,能够起效,才是对的。规范是要求符合现行的所有法律法规,合理是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适用是要与班情相适应,要符合高师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有可操作性。其次,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并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成学生的需要。

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和分析学生需要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这里的档案应该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的变化、性格思想的变化等等。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班级气氛。此外,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宣泄的机会,也是必要的。我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平台,一个是课间时间的三分钟演讲,学生可以任意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个是班级周记,学生有什么话,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班级周记本上写下来。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也可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创建和谐班级需要我们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2.4协调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人本主义的家庭教育观认为家长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的培养,缺少全面的素质培养。许多学生在校表现出一种外在的压力去学习,心理问题诸多,为此家长应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当然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对那些至今仍不知努力学习的学生还是要增加一点压力。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同时也要降低过高的期望,让学生和家长心里有“底”。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心情往往受家庭的影响较大。

作为班主任,使家庭与学校间和谐,应做到“将心比心,以情动人”。让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关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可,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消除不和谐的音符,唱奏出和谐的主旋律,这是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需要我们为之不懈付出,尽力探求。

(来源:思想者园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