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导”与“教导”

(2022-04-04 13:58:06)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案例故事】:女儿的精彩点评

昨晚老公“惹事”了。

放学路上,女儿告诉爸爸:“感觉近段和同桌相比,怀疑自己的做题能力下降了”。就这个问题,老公口无遮拦地展开了一系列的综合分析,具体内容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女儿阴着脸回家了。

“开导”与“教导”

我知道问题可能出在说话的方式上。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象征性地说了老公几句,就劝孩子忙其他的了。早上醒来,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轻轻问:“你还生爸爸的气吗?其实爸爸也是好意,可能说话的口气硬点,你接受不了,对吧?”

“没事了,我不生气,我知道。”

“你现在是在“风头浪尖”上,全班同学的追赶目标都是你。你的同桌更了解你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更想赶超你,他们的速度加快了,你就感觉到危机了,不自觉的就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是吗?”我告诉女儿。女儿点头称是。

“可是,你知道她预习的和你一样详细吗?

“不知道。”

“她做题正确率高吗?”

“不知道”。

“就是呀,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为什么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呢!他们的追赶,对你来说其实也是好事,是一种促进,你觉察到了就是一种进步,下一步我们就制定前进的措施呀!就像世界冠军邓亚萍和王楠,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员都在用心研究他们的一招一式,他们假若不思进取,那就只能“甘拜下风”了。但是,她们把压力变成了动力,训练更刻苦,技术更精湛,逼迫自己不断地出新招,最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呀!你目前也是这样,那你就放宽眼界,更加有效的学习,更加认真听课,哪怕整堂课就有一句重点,也要抓住,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老师就是在为你自己讲课”。

听完我的一席话,女儿开心了,高兴而自豪地冲她爸喊:“老爸,不是我说你,你看我妈妈,有问题,妈妈是在‘开导’我,你却是在‘教导’我呀。”

我和老公愕然,女儿点评得太到位了,太精彩了。

【案例警示】:“教导”惹起了一场战争;“开导”化解了父女之间的矛盾。

【案例分析】:

一、注重“开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而脆弱,逆反心理比较重,因此,在给孩子说话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想法相左的时候,做家长的尽管觉得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偏执,也要保持冷静和克制,要找准孩子问题和思想上的“症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沟通,千万不可以“过来人”自居,“居高临下”去“教导”,这样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相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开导”,就易于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家长的话才能听得进去。

二、学会倾听。倾听是理解孩子,做好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步。当孩子遇到思想上绕不过的弯时,会出现情绪低弱、态度偏激、观点极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去纠偏,而是要保持“极大的兴趣”去倾听,让孩子尽情地去阐述自己的想法,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有倾听,才能更好地摸准孩子的脉搏,找准偏颇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茬口”。家长的倾听,对于孩子来说,得到了对她的尊重和理解,找到了诉说心里话的朋友,在她的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满足感,在宣泄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使心绪逐渐趋于平和,很多问题可能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也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三、保持“错位”。当无法直接实现与孩子的交流效果时,我们不妨给交流一个斜坡,一个缓冲的坡度,缓冲的时间,保持一种错位,看似走了弯路,实际上这是一条智慧而最有效的捷径。当家长发现孩子势头不对,或情绪激动、语言和观点偏激时,先暂时缄默不语,或一笑了之,不要交火,不要急转弯,不要针锋相对,要让交流错位。待孩子冷静下来,一般孩子会主动说起事情的原委,陈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再去交流就没有了火药味,就易于接受家长善意的理解和正确的指导,就易于达成一致的想法了。孩子从这种“错位”中,逐渐会学会冷静,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在这种“错位”中,孩子会认识到家长是“最好的朋友”,逐渐养成与家长无话不谈的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