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样与学生谈话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班主任既是学生思想、学习上的导师,又是学生生活、心灵中的朋友。班主任在纠正学生错误、处理学生纠纷、疏导学生心理、强化学生纪律等事情时,一定不要盲目指责、声色俱厉,因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损于教师的形象。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说服学生。
一、准备内容,有的放矢
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条不紊,针对问题有一套处理方案,像备课一样设计好谈话的思路和内容是最基本、最必需的做法。“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平时表现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参考材料。针对学生的问题,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分析,为解决学生问题打基础,以便谈话时有的放矢。我班女生寝室长是个工作负责、追求上进的学生,但是她却在一念之下将同铺同学的棉胎装进了自己的被罩中,并且佯装与同铺一起寻找了好几天。为了照顾寝室长的面子和威信,我告诫那个同铺的同学,叫她不要声张,然后找寝室长谈话。谈话之前,我想:这样一个对工作负责,对班集体贡献大,又知道上进的学生,我该采取什么方式与她谈话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该不该在班上公开呢?想好这些之后,我就将寝室长叫来,没有训斥,而是先听听她的说法。她说因为自己不认识自己的棉胎,才将别人的棉胎装进自己的被罩中。她承认了棉胎是别人的,加上平时对她的了解,我决定不再深究她的思想根源,顺水推舟地说:“是‘错’装进去的也叫‘错’,是别人的东西就不要沾惹,要迅速还给别人,这样‘因小失大’的事,你是不会有意去做的。你要是没有棉胎,我借给你一床,放假时你再还给我。”她低下了头连声答应。我又找来与她同铺的那个学生,对她说:“棉胎已经回来了,就不要再谈论什么了,要学会做人!”为保全寝室长的面子,我决定不在班上公开此事。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如果盲目地大发脾气,不给寝室长的面子,就会将问题扩大化,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影响同学们之间的团结。班主任在处理问题、与学生谈话时,事先应针对问题、对象,想好内容、对策,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如果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不着边际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损害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二、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
好氛围才有好心情。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轻音乐,再搬个凳子请学生坐下,给他倒一杯水,平静平静心情,再让学生说明事情的经过。这样,学生即便一开始脾气很大,心气不顺,经过音乐的感染、老师的关怀,也消得差不多了。试想,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中解决问题,是不是要比冲动中解决问题要好得多呢?“一个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再对学生谈话时就会容易得多。
三、态度要和蔼、真诚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态度要和蔼、真诚,用语要亲切、平易,切忌高高在上。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理解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是在帮助他、关爱他而不是在批评他、斥责他,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接受老师的教育。常言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忠言顺耳”岂不是“更利行”?成长中的孩子叛逆心理很重,只有用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流,选择好谈话时机,因势利导,才会促使我们教育的成功。
四、讲究艺术
教育学生要讲究艺术。教师可采用故事、寓言、典故等多种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有一次,我班有6位学生上早自习迟到了,我让他们站在教室外说清楚原因。其中有两个是走读生,有两个是寝室值日生,另两位学生是违纪的老油条了。想到罚不责众的道理,我就把走读生和值日生轻说了两句,让他们进了教室;叫另两位学生写一份深刻认识的检讨。结果,有一个学生在他的认识中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说我惩罚不公平。他写道:“凭什么叫他们进教室而让我们写认识!”并发了一大堆议论。我看后,将他喊到办公室,在一张纸上画了两面鼓,对他说:“这一面是响鼓,那一面是疲鼓,如果要敲出一样响亮的声音来,哪一面鼓要敲得重一些呢?”“当然是疲鼓要敲重些。”那位学生说。“这就对了,有一句话叫‘响鼓不用重锤敲’。一个经常犯错误的同学是一面‘疲鼓’还是一面‘响鼓’呢?”那个同学悟到了我的意思,低下了头,然后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之后,他写出了深刻的认识,后来在学习生活中,违纪的行为也少些了。
总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用“心”来引导学生,用“爱”来感动学生,用“诚”来影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接受老师的教诲,从而健康地成长、成人、成才!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