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优秀教师当做表率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时评 |
吕建
“双*”政策推进半年有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科类校外**大幅降温,中小学生负担一定程度减轻,全社会的教育焦虑有一定程度缓解。后“双*”时代,重构良好的教育生态是重中之重,“提质增效”是中小学校的必答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强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后服务、线上资源建设等方面作为有限。
推进“双*”深层次、高质量落地,作为学校乃至区域教育的旗帜和标杆,优秀教师要识大体、顾大局、做表率,带头把“双*”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更新观念是前提。优秀教师要带头深入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认真研读“双*”系列文件,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要摆脱“唯分数”“唯考试”裹挟,走出“双*”影响分数、题海能换分数等认识误区,不断更新教育观、学生观,实现全面育人。
练好“内功”是关键。优秀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涵养师者仁心,厚植教育情怀。要强化教育教学“内功”,更新知识,提升能力;要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研究建树;要聚焦“减负增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要以广泛阅读、教育写作扮靓自己的教育生活,以专业成长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周围的同事,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灵。
要在作业减负和优化课后服务上持续发力。优秀教师要祛除随大流心态,打消“减作业即减分数”的顾虑,控制本学科作业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提高作业效能。要带头告别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杜绝以教辅、试卷代替作业。要丰富作业类型,调整作业结构,探索分层布置作业。要做到“适量布置,全批全改”,不断提高作业批改的效能。还要主动协调本班级其他学科教师,平衡学生每天作业总量,给体育家庭作业留足时间。
目前,课后服务“全覆盖”已经实现,提高质量是下一阶段课后服务工作的重点。优秀教师要主动参加课后服务,做好学困生帮扶辅导,帮助学优生个性发展,力所能及地开发其它课程资源,承担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优秀教师是优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当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自己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提交至平台供学生免费使用,必要时,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在线互动交流答疑。
(作者吕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