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3)

标签:
学习复习方法习惯 |
分类: 学好功课 |
做作业
(一)做作业的步骤
作业要“思,问,集”。
做作业前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要一开始就动笔写 服务业,而要先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可以采取《学习日记》的形式,即把 当天所学的知识点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回想,哪些我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
仔细审题,一定不要把题目看错了。往往有许多同学因看错题而在考 试中丢分,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地、稳稳当当地把题意搞清楚,这是很关键的上步。
分解成各个部分,寻找解题途径。要分解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各种已 知、未知和潜在的已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把 问题逐步解决。不耐心对题目进行“解剖”分析,就会因无从下手而一筹莫展。做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 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理 科解题思想:如数学,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 思想,分类的思想等等常用方法;“
正确解题,争取一次做对。解题的时候,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明子了, 清晰。让自己和老师一目了然,重要的知识点要写出来,这样就保证解题过 程准确无误。
注意检查,整理错题。
(二)作业的木桶原理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自己应有计划,有选择地做作业,在众多的 习题中找到适合自己,能提高自己水平的题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目的 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自己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方面,尽量减少做作业的时 间, 留出时间攻克薄弱环节。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 考试成功的标准在于总分。 若一科已有 145 分的水平,再怎么做作业最多到 150 分,上涨 5 分;而某一 科只有 100 分的水平,坚持努力,有针对性地做作业就会达到 120、130 分, 上涨 20 到 30 分。这就是“木桶原理”。
(三) 做作业注意事项
1、做作业尽量不依赖书本,把作业当成是考试,认真,独立的完成。切 忌自己不做而抄袭别人的作业。如果遇到有不会做的,先放在一边,做别的题目。等其他的题都做完了再研究,翻翻书,钻研一下例题,想想相互之间 的联系,一会儿就有灵感了。对各科的作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精力, 尽量兼顾;在自己较弱的学科上,多花点时间。如果某科作业太多,分成两 部分做,中间插做别的题目,起到调节的作用。
2、注意不要拖太长时间,力求高效率,绝不拖拉。
3、不要做太难的偏题,怪题。在考试中,考点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 和延伸,所占分数比例很大。而只有一小部分是高难度的,拉开档次的综合 应用题,所以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程度。对于难题,要多 问几个为什么, 如改变条件, 添加条件, 结论与条件互换, 原结论还成立吗?
4、重视作业中的错误。作业是用来检验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 所以从做错的题目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好。 应该重新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及时地做到查漏补缺。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 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 类似错误。
自习
自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把握的学习过程, 因为很多初中学生最 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自主性学习,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就不知道 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定有一套自习的方法。
1、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因为毕竟学习得靠自己,老师在课堂上 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很多东西都有需要自己课外来进行钻研。 如果只满足掌握课上的那点知识,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有点困难了。 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掌握了那些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注意在大的范围内自习。通过自习学来的知识不仅可以开阔思路,而且对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自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要注意留心自己最兴奋,状态最好的学习时 段。自习时段分为在学校的自习和在家里的自习。无论在学校自习还是在家 里自习,都应该抓紧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的自习时间,一般都会有各个科目的老师来班里辅导,因此这个时段是非常保贵的,就应该 解决比较难的题,抓紧时间问问老师或同学,及时解决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回家之后的自习时间由自己灵活支配。 要复习当天的功课, 预习明天的课程, 如有时间还可以读一些课内外读物,增长自己的知识。课外书籍往往有着生 动易学,内容广泛的特点,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路。自习过程 中,由于在思考问题上投入了大量时间,从而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这种 能力的习得与增强不但对本学科学习有利, 而且对学习其他内容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