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的100个教子智慧(2)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智慧6 压力过大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一个雅典人看到伊索和一群孩子一起用坚果玩游戏,便停下脚步,取笑他是个疯子。 这位圣人发现有人在嘲笑他,就在路当中放下一把松了弦的弓。说道: “听着,聪明的人,你猜猜看,我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人们逐渐靠过来。那位雅典人苦思了好久,还是弄不清伊索到底所指为何,最后只好认输了。 这位胜利的哲学家解释着:“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老紧,弓很容易就会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拉弓上弦了。” 这则寓言让我们想起佛家的一则小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尼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琴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位尊者。 释迦就问:“你的弦拉紧了吗?” 尊者回答:“没有。” 释迦又问:“那么你把它放松了吗?” 尊者回答:“没有。” 释迦又问:“那么你是怎么调它的。” 尊者回答:“不松不紧,如此,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教子智慧 有时候,人们造成失败不是因为缺乏自信,也不是缺乏时机,更不是缺乏才华,而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各界的压力,过多的压力,容易造成临场的失误。如果我们能抱着平静的心态来处理每一件事,轻松却不轻浮的面对,说不定我们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琴弦不松不紧的时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来。 一些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拿去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读书,当作孩子的目标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见得好。 有人说,父母这种做法叫做“定向培养”,可以让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高竞争力。但是,也存在着弊端,就是约束了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只是一种人为地造就。同时,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具备进北大、清华的竞争力,父母把目标定得太高,一旦实现不了,孩子便失去信心,认为考一个普通学校没有什么出息,于是便索性躺倒不干。 也有一些学生因为目标与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实现父母的既定目标,只得死拼硬打,最后出现的结果是,拼上去了,神经就像绷紧的弦,一触即断,损伤了身体、扭曲了心理;拼不上去,劳神伤力,成为废人。 因此,孩子在中小学阶段要让孩子自由发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能进什么样的学校就进什么样的学校。父母不可把孩子的目标定得太高,甚至不该给孩子定目标,让他以一颗平常的心自由发展,或许将来会发展得更好。要知道,任何大学都是伟人、科学巨匠成长的土壤。
教子格言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发展,这取决于教育方法如何。 ——铃木镇一
智慧7 让孩子集中学习注意力
两只相貌丑陋的小鸭子在芦苇塘边,其中一只黑鸭子不停地振翅欲飞。它飞起来又跌下来,摔得遍体鳞伤,但是黑鸭子一点也不气馁,继续练习,另一只白鸭子说:“别飞了,我们是鸭子。”它不是去睡觉,便是跑到河里去洗澡玩。 一天,黑鸭子终于翱翔于天空,而白鸭子的翅膀则早已萎缩了。白鸭子对同类说:“你们看,那只能飞的鸭子是我的伙伴。”同类们大笑:“你疯了,那是只黑天鹅。”
教子智慧 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终究是不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的,小鸭子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从中找到教训。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抱怨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的情形。 “我那孩子平时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拖沓得不行。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好半天才写一个字。明明半小时或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经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说,我和他爸还得陪着他受罪……” “要说起来我儿子学校留的家庭作业真不多,可他几乎没有晚上不写三四个小时。他不是不会做,反正就不起来,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你要是不在他身边盯着,他肯定写到天亮都完不成……,”“她写几个字就开始抠橡皮,咬笔头,抓耳挠腮的,看着就让人生气!” “老师经常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净开小差……” 可见,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确让家长伤脑筋。要是孩子天生愚笨,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们也许心里还比较坦然。可孩子明明挺聪明的,许多高难度的习题都能做出来,可就是不能集中心思在学习上。因此,有些家长甚至感到很绝望,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如何改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你可以试试如下的方法: 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着急,但你必须在8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 适时解除孩子内心的忧虑。当孩子心理压力比较重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许多孩子害怕考试,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长们告诫为“将决定一生命运”的考试。为此,孩子们经常心神不定,甚至胡思乱想。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因此,但凡优秀的家长,都是孩子称职的心理安慰师。 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功课毫无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假如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谁督促就能全神贯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子格言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是,这种独立能力的基础要在幼儿时期奠定。 ——井深大
智慧8 不要忽视孩子的恶意撒谎
一个孩子从他的同学那里偷了一本课本,带回去给他的母亲看。母亲不但没责罚他,还嘉奖他。第二次,孩子偷了一件斗篷,仍然带给母亲,母亲给他更多的奖励。这少年的胆子因此越来越大,开始去偷人家的东西,更进一步去偷人家贵重的物品。后来他在行窃的时候被捉住了,被反绑双手,带到刑场上去处死。他的母亲跟着许多人去现场,看到这种情形,悲伤得捶胸大哭。这时,少年窃犯向法官乞求说:“请让我在我母亲的耳边说几句话。”当母亲走近他时,儿子很快地用牙齿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痛骂他是不孝的儿子。但是儿子回答说:“当初我偷课本带给你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痛责我,而不是嘉奖的话,我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也不会因此蒙羞而死。”
教子智慧 人的恶行常因未被制止而变本加厉,若还被鼓励,就更加速“成长”了。 作为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诚实。然而,这种愿望往往由于自己忽视了孩子撒谎而不能实现。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把孩子撒谎不当回事。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良好道德的形成,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成就事业是没有好处的。 撒谎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常常隐瞒事实真相,叫做善意的撒谎;为了骗取他人的财物或信任而弄虚作假的撒谎,便是恶意的。 孩子时期的撒谎虽然很少带恶意的,但是一旦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说不定将来就会变成恶意的。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有时撒谎还觉得挺可爱的。岂不知养成了撒谎的习惯,便失去了做人的美德,与人交往,人家不信任你,怎样在社会上站住脚? 德国有名谚语说:“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的聪明。”诚实是做人的美德,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一个人的美德往往是从小养成。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只有认识到“两”的重要,才能得到“吨”的重量。
教子格言 使孩子能够做到诚实,这就是教育的开端。 ——罗斯金
智慧9 帮孩子制定可行性计划
一群老鼠召开会议,想找出一种最好的法子,好使它们在大敌猫儿到来之前,大家能有个准备。在许多提议中,它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系一个铃铛在猫的脖子上,那么猫来到的时候,老鼠们一听到铃声,就可以迅速地躲到洞里。但是当进一步讨论派谁去把铃铛系在猫脖子上的时候,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一只老鼠敢去做这件事情。
教子智慧 这则寓言说明了任何计划都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也就是要务实,否则再完美的计划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一个人做事情不定计划行吗?大到自己未来的理想,小到具体小事的安排,其实都是一种计划。如果做事之前心中没有清楚的打算,事情就会做得像一团糨糊。因此,作为一个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善于制定个人计划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尽量安排时间帮助孩子制定个人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制定的计划要符合孩子的个人实际。孩子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缺乏,有时候难免心志太高或者自信心不足,做父母的应该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帮助他制定合适的计划。因为如果定的目标太高,孩子完成不了,就容易灰心丧气,产生懈怠心理,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而太低的目标则缺乏挑战性,对孩子的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切记给孩子制定计划提参考建议的时候,只能供孩子参考,而不是要让孩子一定执行自己的计划。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换来的后果将是孩子对此计划的消极态度和履行时的敷衍了事。 (2)制定计划的时候要认真考虑,让计划真正对孩子起到帮助作用。孩子的自控能力远不如成人,所以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的计划要尽量考虑周全,以便于孩子实施。在孩子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计划的进展,不适当的地方及时与孩子协商,进行调整,以免造成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但还是要注意不要过分插手。 (3)当计划完成的时候,家长要对孩子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让孩子清楚到底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因此,负责的家长应该在孩子计划完成的时候告诉他哪里做得很好,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哪些做得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并且帮助他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在采取这些措施的时候,家长的语气要平和中肯,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按大人的期望实现目标就大发雷霆,也不能由于孩子的计划完成得不错就过分地夸大他所取得的成绩,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他扬长避短才是家长应有的正确态度。
教子格言 按理想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应先确定培养成音乐家或画家等,如同威特的父亲培养小威特一样,首选以把他培养成圆满的人作为目的。至于将来成为学者,还是成为政治家、发明家、企业家等等,这应让孩子本人选择。 ——木村久一
智慧1O 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
有许多鸟被抓了,装在一个大鸟笼中。主人每天都来观看,经常喂它们好吃的食物。如果谁的羽毛变长了,就剪掉;如果谁长肥了,就抓出来,杀了吃掉。其中有这么一只鸟暗暗想:“如果我吃多了,就会变肥.变肥了,就会被杀掉;如果饿着不吃的话,即使暂时不被杀掉,但也会饿死。应当估算着吃食物,不要让自己长肥,减少脂肪,等到羽毛长好,寻找机会逃出鸟笼。”它按照这样的想法去做,等到羽毛长好了,果然就逃出了鸟笼。
教子智慧 就像这只小鸟一样,我们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也是在给他们积累一定的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生活。 作家赵丽宏在其散文《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不无忧虑地写道:“我曾经担心,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越来越窄,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丧失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和欲望,而其他与课程和考试无关的书,他们更是难有机会涉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现象。”事实上,伴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网络)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但阅读时间和阅读范围日益减少,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削弱,许多孩子甚至养成了排斥文字的坏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影(音)像、电子游戏和卡通占据着,文字在他们的阅读中只是一种小点缀。 这是高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向,人们对文字的冷漠已随处可见。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喜欢阅读文字的坏习惯呢?请参考如下建议: “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它会开启你的智慧之门。”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的真诚劝告。种种迹象表明,电视是让孩子们冷落文字的罪魁。 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文字的好习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这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孩子阅读经典。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识字开始,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增加,家长就需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阅读。在全面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自然是孩子阅读的首选。让孩子们的心灵与大师们交流、碰撞,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字里所蕴藏着的瑰宝。
教子格言 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