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几种“强为”行为的负面影响
 (2022-03-24 23:47:54)
	
			
					(2022-03-24 23:47:54)		|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作为班主任,有时候会过分地相信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或者误以为班主任有这种权力,漠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这就是班级管理中的“强为”现象。“强为”的结果是学生的消极不为。班主任常见的“强为”行为有以下几种:
1、事必躬行:班级里要举行主题班会或者开展一些联欢活动了,班主任忙这忙那,操劳着安排节目,邀请哪些人参加,桌椅的摆放,教室的布置等,甚至亲手布置教室,学生却漠不关心。这是因为班主任关注太多,教师和学生角色错位,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不主动,活动不积极。这种“强为”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很负责,做事很积极,但实际上是不相信学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急功近利:有的班主任,领导来上课就关照学生要遵守纪律,注意卫生,而普通老师来上课就一言不发;班级里的纪律或卫生被扣分了,就对学生大发雷霆,不停地给学生算帐唠叨。或者学生犯了错误一味隐瞒包庇,怕影响班级评比……这些功利心使班主任忘记了教育中“育人“的本质。学生在被迫”听话“的同时,他们心里埋下了瞧不起老师的种子,时间长了,学生的心理就被扭曲了。
3、假爱行为:学生一旦犯错误,就痛陈学生的过错后,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你知道这样多伤老师的心吗?”有的班主任的口头禅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甚至有的学生在班主任的一翻暴风骤雨后很熟练地说:“老师,谢谢你,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实际上班主任是以爱的名义,放大了学生的缺点,学生被迫接受不恰当的教育,时间长了,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反感甚至反叛。
作为班主任,往往我们不经意的语言和行为就会让学生记忆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所以,为人师者深思而慎行。
(来源:思想者园地)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