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求更本真的“气韵”之美

(2022-03-24 19:13:4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李张帆

新闻回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未成年人医美问题,建议明确医疗整形行业经营范畴,并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开展除容貌修复等必要医疗之外的整形项目。一些医美骗局也被频频曝光,一批批年轻人“前赴后继”,跳进医美的“坑”。

追求更本真的“气韵”之美

近年来,医美行业迅速发展,且不去细究其万般目的和难言之私,只单纯地尝试回到一个基本问题:医美,真的会让人变得更“美”吗?

当然,这一问题背后的本质是另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美是否有标准?有的话,是怎样的?生活中,有些美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所有人置身无边花海,俯瞰碧翠河谷或远眺喷薄朝阳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一句“真美”!而美之观念也会随着时间而嬗变,会因地域种族的不同而截然不同。老生常谈的唐肥汉瘦,种种民族志所提供的“异样”审美,自不去赘述,就连当下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也是相差甚远的:“网红脸”和“高级脸”的争辩从来没有停止。

总而言之,美自是有标准的,毕竟我们知美知丑,但美的标准却不是恒定不变、绝对同一的。在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中,至少讨论了三种审美:理想美,即将自然的诸多局部提取混合并加以再现;精神美,即可以透过眼睛展现的灵魂之美;以及有用的或功能之美。这三种审美所审之物,逐渐从无可更改的自然过渡到可随意改变的人之身体或工具,也逐渐从抽象的“气韵”转变成功能性的“器质”。

毋庸置疑,“器质”之美更容易形成标准。因此不难明白,整容脸在何种层面上才会是“美”的。但在过度追求“器质”美的同时,“气韵”美也会因僵硬的肌肉和皮肤而消散。当然,这两种美本是统一的,“器质美”需要“气韵美”来支撑,“气韵美”需要“器质美”来表现。但也正因为其统一性,当人的脸过于“器质”之时,也就失掉了最本真、最独特的“气韵”之灵动。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