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插上自信的翅膀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学困生 |
分类: 班级管理 |
在同一个班级,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有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从教20多年,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了一些转化学困生的方法。笔者认为,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再根据每一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化,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走进学困生心田,与他们建立感情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学困生的指责和惩罚多于表扬和鼓励,所以,他们往往比较自卑、敏感,有逆反心理。并且认为自己学习差,老师不会喜欢,对老师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态度。
因此,要转化学困生就要消除这种对立的情绪,老师要爱护、关心、体贴他们。上课时多用关注的目光注视他们,尽可能提一些他们能够回答的简单问题,让他们树立自信心。课余多与他们交谈,多找些轻松的话题,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感觉到老师期待他们进步,加深与老师的感情。一旦取得学困生的信任,老师说的话,他们才愿意听,进而树立自信心,不断上进。
我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经常迟到,爱和同学打架,经常和老师顶嘴。一次课外活动时,他自己眼睛不近视,却把同学的近视镜借来戴着,不小心撞到篮球架上,顿时血流满面,我急忙送他去医院包扎,然后又送他回家。他当时很感动,临别时抓住我的手说:“老师,您是这么关心我,爱我,今后我一定听您的话。”从此以后,他变了,不但愿听从我的教育,而且有了心事或碰到困难还能主动找我商量解决。
尊重学困生的人格
学困生最需要老师的尊重。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讲民主,平等对待他们,要给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在处理好学生和学困生之间的问题时,不能偏袒好学生,不能凭印象对学困生横加批评,这样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让他们怀恨在心,认为老师不公平,这样以后的教育转化工作就很难正常进行了。
反复抓,抓反复
转化学困生不能操之过急,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从细微处抓起,而且要抓紧、抓早、抓彻底。学困生转化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特别谨慎。在学生反复犯错时,不能气馁或放弃教育,更不能发火指责他们。而应找出原因,寻找积极因素,耐心地进行教育,更细致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直至他们完全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培养兴趣,加强辅导
学困生一般知识基础差,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失败多,经常受到批评和指责,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倘若老师能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这样他们就会充满信心。另外要加强课外辅导,特别是加强学法指导,课前和他们共同预习,找出难题,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课后共同讨论疑难,检查学习效果,并鼓励同学热忱地帮助他们,使学困生能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消除顾虑,从而战胜自卑,这样就可以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影子,就是学生的样子。教师的步子,就是学生的路子。”广大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坚持终身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
重视协同教育,创设转化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要转化学困生,就必须让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步调一致地加以教育,使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创设一个各尽其责、共同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和谐环境。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