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建议:让孩子少看电视,少上网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在谈论家庭教育时,我一直建议父母:不必完全禁止孩子上网,因为孩子需要尽早学会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不过,即便网络可以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资源,家长也最好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主题。在电脑普遍流行的时代,人们容易以“网络时代”、“读图时代”的名义夸大电脑和网络的功能。事实上,无论电脑技术多么发达,网络以及读图永远不可能成为所谓的“时代精神”。真正的“时代精神”依然在纸介质的经典名著和孩子自己的宁静而致远的个人思考中。
家长也不必为了让孩子适应所谓的“同伴文化”而鼓励孩子玩网络游戏。如果周围的孩子都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和玩网络游戏的激情,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因为对网络游戏的无知而暂时遭受同伴的冷落或取笑。不过,如果这个孩子既有出色的“学业成就”又有丰富的“业余爱好”和相关的“情趣生活”,那么,他完全可以自信地以自己的“学业成就”以及“业余爱好”、“情趣生活”来影响周围的其他同伴。不会玩网络游戏不是耻辱,没有出色的“学业成就”和丰富的“业余爱好”、“情趣生活”而只沉溺于充满“暴力”或“色情”的网络游戏,那才是耻辱。
相比之下,看电视对孩子成长的破坏程度低于玩网络游戏。也因此,家长在解决孩子的“电视依赖症”和“网瘾”时也需要考虑不同的“治疗”思路。
如果孩子已经因为看电视而影响了阅读质量和思考质量,那么,家长最好和孩子签定“契约”。比如,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每天只能在某个时间段看电视;每天必须先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看电视;周末可以适当延长看电视的时间。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看电视“电视依赖症”,严重破坏了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过一段时间的“非电视生活”:切断家里的电视机“天线”,让家里的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打开”电视;把家里的电视“遥控器”暂时“锁”起来,让家里的任何人都无法轻易“遥控”电视。在电视机普及的年代,很少有家庭能够长期过某种“非电视生活”。不过,如果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电视依赖症”,安排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非电视生活”倒是可以考虑的策略。
可是,如果孩子已经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生活和思考质量,那么,家长最好不要规定“每天网络游戏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或“每天只能在某个时间段”玩网络游戏。每天只让孩子玩1个小时的结果是:每天准时玩网络游戏将强化孩子玩游戏的激情和合理性;而且,孩子每天玩一个小时总会觉得不够,他会每天生活在对网络游戏的美好的期待之中。所以,家长最好规定:只能在周末的某个时间段玩网络游戏,其他时间禁止玩网络游戏。周末偶尔玩网络游戏,这对孩子来说,已经失去了强化作用,也失去了日常的期待效应。
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那么,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就不是签约那么简单。有严重“网瘾”的孩子不会遵守任何“家庭契约”,他将失去理智。他需要接受的不是家长的劝说,而是“治疗”。而且,让那些染上了严重的“网瘾”孩子接受治疗时,必须有父母的陪伴。因为,孩子之所以染上“网瘾”,本身就可能由“父母失陪”或“夫妻关系不和”、“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成就感”等因素所引发。孩子病了,需要看病的既是孩子,也是父母。
即便电视和网络能够为孩子提供学习资源,家长也最好让孩子尽可能少看电视,少上网。不必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电视节目或网络资源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