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教师的必备素质

(2021-12-18 19:29:49)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辛酸苦涩无不体会,感受很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试图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来回答这个问题,以便告诉那些年轻的同行们,给他们一些有益的参考。我觉得感受最深的还要属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和责任,为此,我从不敢懈怠,尤其是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年轻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体会颇多,现写出来,与大家商榷。

新教师的必备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良好素质,尤其是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认为新教师应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素质。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教学工作才有动力。才能积极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尽职尽责,严谨执教,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成才。

二、具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第二个基本素质就是教师品行高尚,为人师表,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以自己的行动作学生表率。

一个民族的振兴要靠这个民族的良好素质,而良好素质则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应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程度的重要因素。教育的成败,牵着几代人的命运,系着一个国家的盛衰。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他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深刻的教育,才能够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我理解,人民教育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要做到这两个要求,仅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最重要的素质。

三、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教师的第三个基本素质就是需要教师能够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懂得教育规律,能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仪态、仪表,服饰整洁;教态要自然、大方、亲切,语言要清晰、准确,并使用普通话:教学方法要科学得当。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我认为备课包括“备教材、教参”,“备学生”和“备教法”等几个方面。

1、在“备教材、教参”上下功夫。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参是教学的辅助材料。教学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要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2、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因而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在设计教学环节还是在教学提问的设置上,都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

3、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备课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所以,需要教师认真的把握它,在备课中精心设计。

备课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又一次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的成败的自我消化处理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得到更深层次的教学心得体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能够尽快地成长。

()自然的教态、亲切的目光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现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站姿、手势等等,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声情并茂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愉快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庄重美好的形象、准确生动的语言、适当的幽默表情,可以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很好地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公式:

信息的效果=55%的面部表情+38%的音调+7%的文字

()合理的板书、声情并茂的讲解

在课堂上,板书要设计合理、整齐,字体要工整。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感到是在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每一举手一投足,使整个课堂就宛如一场醉人的配乐诗朗诵,学生从中体味无穷,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声情并茂的语言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重点内容、公式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叙事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穿插事例,吐字清晰,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引人入胜。

()因材施教

首先要看教学对象。每个班的学生理解力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的学生理解快,自觉性好,这个班自主学习的步伐可以迈大点。相反一些班级学生程度落后一些,那还是以老师讲课为主,需要细讲。其次要看学科内容、教材。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章节,与学生的生活又有一定的差距,老师就要多讲解、尤其是要引入实例。第三掌握好精讲,精讲的关键是要讲到“点”上。对于一点就透的内容,就没必要在花太多的时间讲解了。此处的“点”指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必须要细讲,重点讲。

总之,教学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努力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不断进步。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将永远耕耘,永远探索,去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