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途径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社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先进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去贯彻,科学的教学内容借助教师去传授,有效的教育方法由教师来实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由教师来操作。教师的一切辛劳都是为学生的成才发展而服务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要想兴国安邦,国富民强,就得要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该走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
美国教育部指出:“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对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长期培养、培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英语教师如何以“发展之予”去戳“挑战之盾”,在教学改革的风头浪尖中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爱岗敬业,朝着既定的目标刻苦奋斗
一个教师,是否有所作为或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爱岗敬业思想或奋斗目标。没有正确目标,就如同大海孤舟,四野茫茫;有了目标,就如航海中见到灯塔,能避开暗礁险滩,走向成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实施“一三五”目标。所谓“一三五”目标,就是青年英语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句“行”话,意思是说, “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目标确定后,关键的就是行动。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一步步向目标迈进。在物欲横流和科技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每个阶段,都要经受职业道德、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的严格考验,才能检测到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所以,教师应结合实际,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半途而废,在教学中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健康成长,迈向成功。
二、独立思考,在教学反思中促进自我成长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搞好课改的重要前提。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教师要成长,就必须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哪些应坚持发扬,哪些该修正或摒弃,不断树立教学信心,不断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能力发展。
如何反思?对照英语新课程理念是进行教学反思的指导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层面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环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反思的具体落实;总结教学成败得失,对教学现象、问题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创新对教材内容的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逐步提高和完善教学艺术,提高自己,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是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或归宿;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独立思考,不唯教参、名人,不唯他人是从,尊重真理,勇于实践,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认识教学与反思的关系:教学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教学的升华,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意义,没有反思,教学也只能在原地徘徊,教师只有让反思伴随成长,才能达到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三、加强教研,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素养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则认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实话实说,英语教学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一些难题成为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社会发展,英语教师专业化要求也日益提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还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英语教师应根据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选择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作“课题”来认真研究,并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笔者认为“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教师应以实践为基础,以科研为载体,让研究融入英语课堂,融入英语教师的生活,这才能让英语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教科研是把新课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一环,也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教师要自觉地开展教科研活动,领导更应把教研活动列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教师来说,参加的教研活动越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就越多,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就越高,离专业化的终点就会越近,教学质量也就越高。
四、改变机制,通过科学评价激励教师上进
科学评价对教师的发展提高意义重大。过去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是:重考试分数,看上课数量,查是否满勤,盯教学任务完成?大多是横向比较。这种做法,当然无可非议,但并不十分科学。科学的评价方法应以“立足过去、面向未来、注重发展”为指导思想,用“基本考核加个性特长考核”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力,鼓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因为“基本考核加个性特长考核”评价方法强调的是纵向比较,将教师的教学表现与原有基础比较,这样,就能比出成绩,比出干劲,比出信心,比出持续性发展的前景和动力;还有利于领导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等意见,使全体教师都能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上进。另一方面,“基本考核加个性特长考核”评价还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个体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和评价方法,不是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再通过评价给教师排队,把教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而是通过评价,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更能适合校情或班情的教育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进一步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研究青年英语教师成长途径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重而道远。如上所侃,只是个人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虽然挂一漏万,但却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在此仅作抛砖引玉之举。
(来源:中国论文网)